第八百三十三章 墓穴裡的人影(第2/4頁)
章節報錯
在影片裡看,始終無法親身體會那份歷史感的厚重。
空蕩的甬道中響起腳步,光影隨著而搖曳。
畢方端詳著壁畫的同時,也向觀眾們普及著一些有關於古埃及的歷史。
“最初的金字塔就是一層層的馬斯塔巴組合,泥磚變成了整塊的石磚,一層比一層窄小,直至封頂,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不少金字塔是呈現的階梯狀,並且內部房間眾多。”
【外面那個金字塔也是這樣嗎?】
【我一直以為那種金字塔是被破壞了,或者塌陷了才變成階梯狀......】
【這個古墓絕對就在左塞爾金字塔之前不久,各種細節已經相當的完善了】
【左塞爾金字塔,我聽說過,好像是第一座金字塔是吧?】
隨著古埃及文明的不斷進步,埃及法老開始對各種祭祀儀式有了更高的追求。
大約在公元前2635年至前2610年的左塞爾法老統治時期,左塞爾法老命令他的宰相尹姆霍特普為他修建一座不同於以往馬斯塔巴的新形式墓葬。
尹姆霍特普是一位天才級的人物,他在接受法老下達的任務後,便開始潛心研發新墓葬的設計造型。
在古埃及人的觀念中,法老是太陽神阿蒙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法老死後,他的靈魂會升天。
尹姆霍特普出於這一理念,開始設計一種階梯形狀的陵墓,寓意作為法老死後登天的階梯。
尹姆霍特普設計的新陵墓建立在馬斯塔巴的基礎上,但與傳統馬斯塔巴所不同的是,新陵墓由6座馬斯塔巴疊加而成的,陵墓建築材料也不是泥磚,而是改用了大型石材。
每一層馬斯塔巴都比下一層馬斯塔巴更小,呈階梯狀向上重疊。
“最終呈現的作品就是左塞爾金字塔,整座陵墓高62米,底邊為109米x125米,共六層,是歷史上第一座階梯形的金字塔。”
“與後來許多埃及金字塔所不同的是,階梯金字塔的所有內部空間都在地下,包括通向墓室的巨大中央豎井。”
“階梯金字塔的地下通道總長超過6公里,結構複雜猶如迷宮,這很可能是當初在建造新陵墓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實驗所造成的結果。”
“同時地下通道的兩側會鑲嵌著許多藍色磚塊,寓意法老死後升上天空。”
畢方走到一處通道的盡頭,在這裡看到了一處小臺階,在臺階之上有著一個小平臺。
平臺並不高,看起來只有桉臺那麼,不知道是做什麼用。
【弱弱地問一句,現在當主播都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嗎?】
【是這樣的】
【不懂八國語言也好意思出來當主播?】
“後來法老們越來越追求奇觀,金字塔越來越大,地底太過複雜的結構會導致內部鏤空太多,最後承重不足,整體非常容易塌陷。”
“左塞爾金字塔底部就發生過部分塌陷,於是層狀金字塔又演變成了實心,只留下甬道和最後的墓室,整體外表變得十分光滑,彷若一體。”
“這種實心金字塔的典型就是胡夫,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在1888年巴黎建築起埃菲爾鐵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畢方接下來又走了許多通道,很多通道的盡頭都有像他剛剛看到的小“桉臺”,並且無一例外都處於北面,有一些桉臺附近還有破碎的木船碎片。
看到這些木船碎片,畢方才知道旁邊的那個小桉臺是個什麼玩意。
“就是一個小祭壇。”
“古埃及人把住宅看作是暫棲之所,而把墳墓看作長久的居住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