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一處綠洲,只不過和大部分綠洲不同,這裡的水並不是淡水。

水面上有很多的蒼蠅聚集,這些蒼蠅能夠將濃鹽過濾,將淡水儲存在體內。

而在這些蒼蠅旁邊,畢方還看到了幾隻鳥。

就像沙漠旅行者能夠透過擠壓仙人掌獲得水分一樣,鳥兒們也能透過捕食蒼蠅獲得淡水。

這或許是鳥兒們唯一一次的停留,它們獲得了足夠的能量,靠著這些能量,也許它們能夠逃出貧瘠的薩哈拉沙漠。

只不過此時觀眾的注意力全然不在這精緻的小生態上,而是畢方手中的“石頭”。

【啥?玻璃?】

【不應該是水晶什麼的嗎?】

【這些我都分不清】

“不,確實是玻璃。”

畢方將石頭貼在臉上,確認自己感覺沒錯。

“正常環境裡,天然水晶的溫度要比玻璃為低,以手掌或面頰接觸時會感覺微冷,即使在炎熱的夏季,用舌頭舔水晶表面,也會有冷而涼爽的感覺,玻璃就沒有這個感覺,這是它們導熱性決定的。”

“而且重量也不一樣,水晶是石頭類物質,密度高,重量不會太輕。”

“之後還有折射,硬度的區別,我可以肯定這是玻璃。”

畢方將石頭拋了拋,語氣肯定。

【這玻璃咋像是自然形成的?】

“不是像,應該就是。”

“利比亞沙漠中有一種世界上純度最高的天然玻璃,也算是它的特色吧?”

“1932年,一位名叫帕特里克·克萊頓的英國探險家帶領一支探險隊,深入撒哈拉沙漠,在利比亞沙漠上,克萊頓發現沙漠上散落著一些黃綠色的‘石塊’。”

“1996年,義大利礦物學家文森佐·米歇爾在埃及博物館中偶然發現了黃綠色‘石塊’的蹤跡。但它不是單獨成為展品,而是作為珍寶暗藏在古埃及法老的項鍊裡。”

“埃及法老項鍊上正中間的聖甲蟲,就是用利比亞沙漠玻璃製成的。”

【臥槽,三千年前的古人就會做玻璃了?】

【你傻嗎,方神都說了有天然玻璃了……明顯是打磨的啊】

“自然界中,形成天然玻璃主要有四種情況。”

“一種是火山玻璃,由火山岩漿噴發到水下或地表,快速冷卻形成。”

“一種是假玄武玻璃,通常是地震斷層滑動時,摩擦熱產生熔融作用的產物。”

“最後一種是玻璃隕石,這是由巨大的地球外來物撞擊地球,使地表的岩石熔融成液體,然後飛濺天空,當驟冷再次落回地面時形成了玻璃隕石。”

“還有一種,是由隕石衝擊變質作用產生的擊變玻璃。”

“科學家在埃及西部的沙漠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隕石坑,命名為科比拉。”

“利比亞沙漠上的玻璃,極有可能就是科比拉撞擊的產物。支援這一說法的證據還有玻璃中含有一種叫雷迪石的高壓礦物,這種礦物只有在隕石撞擊時才會形成。”

“這種玻璃埃及人叫它黃金隕石,視為將太陽神帶到地球上的用作儀式用珍寶,最著名的利比亞黃金隕石的作品就是古埃及新王國時代第十八王朝法老,圖坦卡蒙胸前的掛飾——一個用黃金隕石雕刻的聖甲蟲。”

“圖坦卡蒙被當代靈性聖者們認為是一位平靜揚升的法老王。 ”

“據傳早期古埃及的繁榮昌盛是在外星人的支援下發展的,黃金隕石可以幫助重新恢復這種連線。他們可以連線到埃及重要的神祇伊西絲女神和奧西里斯。”

“這玩意好像還挺值錢的。”

畢方將手中的石頭對準太陽,手中的石頭散發出澄澈的黃色光芒。

。頂點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