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正對太陽,動物幾乎只有一個黑色輪廓,可畢方這是看那輪廓,就辨認出了是什麼動物。

“耳廓狐是阿爾及利亞的國獸,不包括尾巴的話,體長只有30到40厘米,和一條狗差不多大小,是世界上最小的犬科動物之一,但它的耳朵卻很長,平均耳長15厘米,這可能是它最容易辨識的特徵。”

“白天酷熱、夜晚冰冷的氣候在北非沙漠並不少見,而體型細小的耳廓狐非常適應北非沙漠的嚴酷環境。”

“它們腳掌由軟長細毛覆蓋保溫,也方便了在膨鬆的砂地上行走,兩隻張開的大耳朵像不停散熱的散熱器,同時有助於偵測獵物。”

“在缺水環境下,透過尋覓棲所附近的易食植物可長期生存,節水措施有熱天停留洞穴,僅在夜間外出。”

“現在太陽快落下了,馬上就是它的活躍時間了,可能是沒這麼見過人,它對我很好奇,嘿,看,它居然還在靠近。”

畢方盯著耳廓狐,伸手在地上摸了摸,摸到一塊石頭,不,應該是說是土塊,輕輕一捏就開始碎裂。

將土塊捏成大小合適的形狀,畢方靜靜地等待對方的到來。

【別人看見可愛動物,上去摸一摸,手裡拿著食物,老方看見可愛動物,上去打一打,手裡拿著石頭(捂臉)】

【方神特色】

【這東西也是保護動物嗎?】

“是,也不是。”畢方回答道。

“正常來講,耳廓狐只是被管制,種群數量在世界自然保護物種名錄裡屬於無危,甚至可以當做寵物飼養,不過嘛,我們現在在阿爾及利亞境內......”

接下來的話都不用畢方解釋清楚,觀眾們就明白了。

剛剛畢方還說過耳廓狐是阿爾及利亞的國獸,自然是在境內受保護的。

只不過情況似乎和畢方想象的不太一樣,等到距離靠近到五十米左右,他聽到了耳廓狐發出的尖叫聲,相當急促,有些色厲內荏的意味在裡面。

畢方摩挲著下巴,有些不太肯定。

“透過頻繁的變聲交流,成狐和幼狐會發出吱吱、嗚咽或尖叫等各種聲音,降音高的吼叫聲通常簡短響亮,重複多次,用來在同類之間傳遞資訊。”

說話間,其餘方向上也出現了幾隻耳廓狐,朝著最初的那一隻方向趕來,接著共同朝著畢方吼叫,似乎接下來就要發起進攻一般。

這時候畢方哪還不明白,他丟下土塊,摸著後腦勺哈哈一笑。

“看來是我自作多情了,這是闖入它們領地了,所以才會出來驅趕,看來它們的洞穴就在我附近啊。”

畢方低頭看了看,果不其然在自己十幾米開外看到了一個相當隱蔽的洞穴。

透過洞穴還能看到裡面隱隱有活物在動。

“耳廓狐是高度社會化物種,雙親和後代組成不超過10只的家族群體,每一家族單位透過尿液和糞便劃定各自的領地。”

“最關鍵的是,它們具有強烈的守土護幼意識,當幼崽遇到危險的時候,不會畏懼任何來敵。”

“算了,我們還是走吧。”

【完了,方神被討厭了】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方神也有被嫌棄的一天】

【頭一次了,值得慶賀】

畢方沒有留下來逗耳廓狐的興趣,騎上了阿爾法繼續上路,此時太陽也已經徹底落山,是時候找個合適的庇護所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