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方從樹上折下一根枝條,做著魚線和魚鉤。

“沙漠形成後,由於這裡的年平均降水量高達1600毫米,所以一旦到了雨季,這個沙漠中就會形成大大小小的湖泊,因此也就有了千湖沙漠這個名字,但它並不是綠洲,因為這個湖泊並不穩定,而綠洲的生態是穩定的。”

“幹湖沙漠和河流相同,所以有大量的魚類,有一個世界上擁有魚最多沙漠的成就。”

畢方將一小節彈性枝幹加工,做成卡勾結構,將其塞進一小節管子內,繫結在魚線上,扔入湖中。

“其次是暗河,沙漠的暗河形成多種多樣,有本身下雨多,但儲存不住,進入地下的,也有完全乾涸,但是由於沙漠的晝夜溫差較大,空氣中的水汽在夜晚會飽和並凝結透過沙漠表面進入地下,常年的累積後會在一些沙漠地區的地下形成流動的地下水。”

“沙漠暗河沒有入口,但是有出口,並且與其他水系相連,這樣其他水系中的魚類就會進入其中。”

“不過,進入暗河後由於沒有光線,所以這些魚往往會退化掉眼睛,成為盲魚。”

“在撒哈拉沙漠中的圖阿格雷人完全生活在沙漠之中,作為人類,他們自然需要水和食物,其中水的主要來源就是暗河,而食物就是暗河中的魚類。”

“長期生活在沙漠中,圖阿格雷人能夠準確地找到暗河,接下來就是開挖,當露出水來時,他們就會把魚鉤上掛上昆蟲來釣魚。”

【又是一個奇蹟型人種】

【珠穆拉瑪有夏爾巴人,潛水的那個有什麼人來著,還有馬賽人,大家都是人類,為什麼他們這麼吊】

【但是方神比他們所有人都牛逼!】

【懂了,方神是究極生物!

【我早就懷疑老方不是人了(滑稽)】

“最後是洞穴,沙漠中除了暗河、綠洲以及湖泊外,還有自然形成的洞穴,而這些洞穴中有些是有水的,在這些有水的洞穴中也是有魚存在的。”

“醜國的死亡谷是一片乾旱、荒無人煙的地區,裡面的莫哈韋沙漠就有一處130米深的洞穴,裡面就被人發現存在魚類,這些魚的體長不足5厘米,數量約有300條,之後科學家們將其命名為魔鱂魚。”

“綠洲就沒什麼好說的,因為綠洲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小生態,水中有無嵴椎動物,也有水生植物。”

“只不過,上述地形裡,魚的體型大都不大,因為在以上大部分的環境中,食物丰度都很差,無法養活大型魚類,而這些小魚正是靠著較小的體型,對能量的需求低,頑強的生存了下來。”

“也正因為這樣,我們不需要太好的魚竿,一根樹枝就夠了。”

說話間,畢方一把拉起了樹枝,一條不過巴掌大的小魚掛在了上面,不斷地拍打著尾巴。

“羅非魚,撒哈拉沙漠裡最常見的魚類,看來它的地下的確四通八達。”

【嘶,真有魚!】

【沙漠裡釣魚,有一手啊】

【還的是你】

【沙漠裡的魚會更好吃嗎?】

【不會,會更貴】

畢方將其摘下,將其放進婁匡裡,將魚鉤上掛上果子,繼續扔進水潭中。

等待下午,阿爾法停止了進食,畢方也收穫頗豐,在夜晚吃了一頓烤魚大餐。

第二天,阿爾法繼續進食,一張大嘴單調的咀嚼著,好像永遠不會疲憊,像是一個無情的吃草機器。

畢方摸了摸阿爾法的駝峰,發現基本恢復了大半,可見已經停留的差不多了。

將水壺最後灌滿水,畢方拉走了還在進食的阿爾法,騎上後背,繼續前進。

腳下是茫茫的大漠,頭上是藍的沒有一絲雜色的遼闊天空,天空與茫茫大漠在遙遠的邊際合成一線。

馬裡已成為背景,或許是明天,又或者是後天,他們就能抵達下一個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