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 馴服駱駝(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為了馴服駱駝古人類想了很多辦法,耗費了許多精力,他們在反覆的馴服過程中最終摸索出穿其鼻子用鼻棍和韁繩馴服的方法。”
“鼻子是動物最敏感的器官,神經最豐富,尤其對於嗅覺發達的駱駝來說,鼻子就是軟肋,因此牽其鼻子時駱駝就會變得溫和順從。”
“穿於駱駝鼻子的木棍,蒙古語叫鼻勒,一般用紅爆木尖兒、紅柳、黃榆、羊角等堅硬的木頭或犄角製作。這些木頭製作的鼻勒即便斷裂也不會損傷到駱駝鼻子。”
沙漠中,畢方按住駱駝的套袋,將揹包向上挪動,擋住視線的同時,露出駱駝的顎部。
駱駝打著響鼻,嘴唇上露,眾人此時可以清晰的看到它嘴裡那巨大的犬齒,分外猙獰。
【難怪可以冒充老虎牙,這也太大了】
【這咬人身上不是幾個血洞啊,有點害怕】
【看著老方伸手靠近,感覺跟看馬戲團的鱷魚張嘴表演一樣】
摘下揹包期間駱駝有些許反抗,但都被畢方牢牢控制住。
“大部分的食草動物完全側躺在地面上時都無法較好的發力,這主要是由於它們的身體構造原因。”
“身體魁梧而四肢細長,導致了它們的重心太高,但它們的膝蓋以下又基本上沒有肌肉,也就沒有足夠的力量,我們可以很輕鬆就能按住它們。”
畢方將繩套繞成圈,小心翼翼地從駱駝的嘴部穿過,收緊,防止駱駝亂咬人。
“沙漠裡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傷口在沒有及時處理的情況下可能會得沙漠瘡,受傷處會又疼又腫,隨時會惡化不能行走......”
“我們必須要小心,儘量不要讓自己受到任何一點傷害。”
【厲害】
【這才是男人該做的】
【方神是我偶像】
等到畢方穿好鼻環,第一步就十分順利的完成了。
和畢方訴說的一樣,被穿了鼻環的駱駝並沒有太大的反應,好似鼻子中間多出來一截木頭根本沒有任何影響。
接著是上韁繩。
“蒙古語裡,布仁特格就是牽駱駝的韁繩,一頭拴定於駱駝鼻棍上,一頭由牧人掌握。”
“它在駝用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牧人禁忌亂扔亂放韁繩,不用時要整齊的掛在蒙古包的西哈納上。”
繫上韁繩,畢方又從包中拿出了一個繩布包,將其撐開,呈現的結構像是某種籠子。
“我手上的東西被叫做道木格,其實就是用於公駝的籠頭,可以防止公駝咬其它駝或打嗝,很多地方還會在上面縫製五顏六色的布條,讓道木格更加鮮亮。”
“駱駝吐白沫示威時,與五連六色的布條形成鮮亮的顏色,使公駝更加威武,是一種獨特的審美情趣。”
打上鼻環,帶上籠頭,繫上韁繩,作為牽引駱駝的全部工具就已經完成了。
如果最後再安裝上一個駝鞍,那就完全可以正常乘騎了。
只不過工具都是表象,乘騎駱駝最終靠的是駱駝本身的訓練素養以及性情,畢方現在只是完成了一個面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