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名聲大噪(第2/2頁)
章節報錯
人們一遍又一遍的翻看著雜誌,愛不釋手。
“畢方,一個對你們,甚至是對於我來說,在今天之前都是一個相當陌生,或者說比較陌生的名字,因為他從來不曾在衝浪這個領域展露過一絲一毫的頭角。
但在另一個領域,荒野與自然之上,大批的粉絲喜歡他,稱讚他。
直到看到事實的那一刻,我才突然意識到,衝浪界居然還有這樣一位神明,是的,允許我用神明來稱呼他,因為我想不出比之更為恰當的詞語。
火山,一座爆發的海底火山,尤其湧出的,那洶湧至極,澎湃驚人的海浪,任何一個人看到如此場景,內心除了震撼之外,恐怕只有恐懼,那是人力無可匹敵的威力,僅需一個小小的浪頭,就能撕碎一切,不留任何殘餘。
1992 年,Laird和Darrick等巨浪衝浪者發明了Towin的玩法。
即在摩托艇的飛馳下拖入巨浪中,從而獲得成功衝浪所需的速度,使曾經不可能的巨浪變成了可能。這種型別的衝浪也徹底改變了衝浪板的尺寸,讓衝浪板更小更輕,衝浪者將笨重的 12 英尺衝浪板換成輕型 7 英尺衝浪板,提高速度和更容易操作。
到 1990 年代末,衝浪玩家已經能夠駕馭20米以上的海浪。
2004年1月10日,醜國人Pete ha在夏威夷毛尹島北岸的衝浪勝地Jaws成功駕馭了高達21.3米的巨浪。
2008年,一場風暴途經該地區,形成了巨大的海浪,醜國人Mike Parsons在南加州海岸線以外160千米處的k海底山脈,完成了23.4米高的衝浪,成功重新整理了此前的紀錄成績。
2011年11月1日,醜國人Garrett&nara成功挑戰了23.77米的衝浪高度。
今年38歲的Koxa目前是最高衝浪高度世界紀錄稱號保持者,他的衝浪高度紀錄是24.38米,相當於8層樓那麼高。
人類所能挑戰的巨浪高度越來越高,
但一切的一切,在今天被改變了。
火山衝浪,一個從未設想過的全新道路,全新的詞彙。
35米,抱歉,因為沒有位移感測器,此資料是一個大概估值,但毫無疑問的是,真正的高度絕對在35米以上,只高不低。
在爆發的海底火山之上,衝擊三十五米之高的巨浪!
流暢、有力的風格速度、肌肉和優雅完美得結合在一起。
很顯然,這是一個超級斜杆青年,畢方有著近乎完美的肌肉,以及近乎完美的掌控力,以及神乎其技的經驗與技術,每一次看到他那性感的子彈肌,我都能想到鯊魚律動的鰓。
張力爆炸的風格和流暢的線條輕易定義了新的時代。
這一次的衝浪包含著只有在海洋中長大的人才能捕捉到的奇蹟光輝。
毫無疑問,不僅是本雜誌,在幾天時間內,畢方几乎一定會被全世界每一家主流媒體所報道。”
《SURFER》僅僅是一個縮影,正如主編最後提到的,在幾天時間內,畢方一定會被全世界每一家主流媒體所報道。
比之在歐洲範圍內大肆流傳的雁鳥之行更為寬廣的轟炸性新聞。
人人都在流傳,影片轉發了一遍又一遍,新聞發了一次又一次,文章寫了一篇又一篇。
社交應用,媒體平臺,入口網站,直到看的人眼睛都起繭子了,熱度才終於消退了一些。
倘若說畢方在此前是於世界範圍內“聲名鵲起”,那此時此刻,便是名聲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