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航天事業的發展,各種各樣越來越多的航天器被送上太空,這些航天器在幫助人類完成探索宇宙的使命後,回收成本太大,只能將它們放棄.

被放棄的航天器要麼繼續圍繞著軌道運轉,成為無用的太空垃圾,要麼是返回地球直接燒燬.

"在過去的40年裡,地球一共接收了超過5400噸的太空垃圾."

"在墜落的過程中,這些垃圾大部分都在大氣層內因為高溫燃燒殆盡了,而一部分無法燃燒的就降落到了地球表面.但是由於地球上到處都是生物,要是一個不小心就很容易造成傷亡."

"但太空垃圾的墜落不比火箭發射,能精準計算,確定落點,所以必須要一個足夠開闊的地方."

全世界合適的範圍......接下來不用說,觀眾們瞬間明白了.尼莫點不就是最好的地方嗎?

沒人也就算了,甚至連一個完整的生態鏈都沒有,對人和動物都沒影響,並且附近都是廣闊的大海,也不會引起火災,簡直是天然的接收場,甚至掉這裡還不方便打撈,避免被竊取什麼機密.

於是,尼莫點就成為了丟棄舊火箭和衛星最理想的場所.不會傷及人群不會引發災難.

"據說至今已經有超過100艘退役航天器墜落在這裡,我們運氣不錯,居然撿到了殘骸."

畢方打撈起碎片,發現還挺大的,半截大腿大小,形狀扁平.部位上看應該是衛星的外殼.[所以這東西有價值嗎?]

觀眾們更關心這個問題.這可是航天技術啊!

"有一點,但沒那麼有價值,或許可以賣給收藏家?"畢方想了想,誠懇道.

但凡裡面有一點高技術價值,各國也不可能扎堆把碎片扔這裡.想想能搞衛星的幾個大國,哪個不是幅員遼闊.

真找不出一個荒地扔衛星?

經過解體,再是大氣焚燒,能剩下的東西少得可憐.

"我記得上個月還有費率冰漁民在海上發現了一些印有中文和華夏國旗的巨型殘骸.還挺大的長五米寬一米,事發之後,漁民第一時間上報了此事."

"後來根據菲航天部門的判斷,發現是航天器殘骸,是運載火箭整流罩的一部分.但我們連要都沒要."

整流罩位於運載火箭頂部,負責保護衛星等有效載荷,主體通常由鋁鎂合金\碳纖維等材料至造,雖然體積不小,但不會非常重.

這就使得整流罩殘骸在落入太平洋後,不會直接沉入海底,再加上洋流運動等因素,被周邊國家漁民發現實屬正常.

因此它最大的價值,反而是收藏價值.或許能有個幾千塊?

畢方對這玩意的收藏價值不太瞭解,隔行如隔山,但想著應該不是太值錢.

"不過好歹是個材料,可以留著說不定就用上了."

"今天風挺大的,我們要抓緊時間趕路,不能錯過這個機會."將碎片隨手往維京號上一塞,畢方感受了一下風向,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