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連續性任務,水與火。(第2/4頁)
章節報錯
這是第一組落網的選手。
第二板斧,獵人們到逃犯家裡和公司,透過觀察詢問,判斷逃犯的性格、愛好,進而揣測他們的逃跑方式,縮小抓捕範圍。
有四隊選手是好友,一起開了一家彷真槍械店,經常組織槍友野外演練。
獵人小組迅速把搜尋範圍確定在河流兩側的郊野公園。
僅在第六天就將二人從郊外抓獲。
最後一板斧,獵人們主動出擊,去找最大嫌疑人,旁敲側擊獲取線索。
第七天,他們來到逃犯朋友的家裡打探訊息,並用手機將現場情況實時傳回總部。
大螢幕前的行為分析專家當場指出這個朋友在撒謊。
果然,逃犯就藏在朋友家裡。
九天,便已經抓回三隊,六人,三分之一的選手被抓捕,可時間甚至連總長三分之一還沒到。
除了以上常規套路的三板斧,這些專家每一個都身懷絕技。
有的僅憑猜測就破解了登陸密碼、有的透過逃犯遺留下的檯曆,拓寫出整個逃跑計劃、有的透過瀏覽社交網路上的留言,迅速判斷出雙方關係的遠近......
看獵人做事,就是一種享受。
有的放失、條理清晰、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地搞定一個又一個問題,這就是現代刑偵學的套路。
獵人們用成熟的套路覆蓋了種種可能,逃犯的每一個伎倆,他們都有現成的工具應對。
對手就像熱鍋螞蟻、慌不擇路,獵人們按部就班、見招拆招。
貓抓老鼠,根本不在一個緯度。
專業vs業餘,高下立現。
但這一切,全都在畢方的面前失效了。
這個男人清楚的知道獵人的所有手段,更明白如何去對付這樣的手段。
更加智慧,更加高超,更加嫻熟。
獵人團隊為了追鋪畢方,無所不用其極——
黑進iCloud,監控電話、郵件和信用卡,檢視中央資料庫的閉路電視和自動車牌識別系統,在社交媒體釋出“通緝令”,透過獎金懸賞,請求市民提供線索,幫助捉捕……
可這對於畢方而言,一切都是徒勞。
畢方和姚俊乘坐著火車,隨機下站,只看哪一處的風景更好。
這就像是一場以匪徒為主角的熒幕電影,無論對手使用什麼招數,匪徒總是能在和警察的交鋒中取得勝利。
他們總是堂而皇之的出現,又在獵人趕到之前迅速銷聲匿跡。
又或者開著不知從哪租來的豪車,大把地揮霍著鈔票。
第十天,第四組逃犯被抓。
畢方在格里菲斯公園打了一場高爾夫場,運氣爆棚,三杆洞一桿進洞,當場便發了三千醜刀紅包,又收穫了來自球場獎勵的一萬醜刀,名字被刻在了主辦方的一桿進洞英雄名單上,並收穫證書一份。
當獵人們趕到後,只看到了牆壁上所留下的英雄名。
第十四天,第五組逃犯被捕。
畢方與姚俊來到洛杉磯的小東京,吃了一頓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