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星鍾(第2/2頁)
章節報錯
畢方騰出一隻手指向天空:“看到上面的北斗七星了嗎?”
第一人稱下,觀眾很輕易的就找到了畢方所指的北斗七星,連連應聲。
“之前我說過,我們面向北方,然後把北斗七星鬥口的兩顆指極星,設想延長五倍多,就可找到北極星。”
“現在我們把北極星當成鐘錶表面的中心,把指極星和北極星的聯線當成時針。在鐘面上劃分十二等分:上面是12,右面是3,下面是6,左面是9,而這,就是北斗星鍾。”
由於人稱視線一致,畢方所看的,所指的,完全一致,因此不存在看錯的情況,在手把手的指認下,觀眾很輕易的就想象出了一個大鐘。
【北斗星鍾,這名字好酷】
“由於星辰是東昇西落,所以北斗星鐘的時針轉動方向,就和普通鐘錶的時針相反。12點以後,指11點,然後依次指10、9、8、7……等等,雖然星鐘的時針轉動方向和普通鐘錶不一樣,但是完全可以得出和一般鐘錶幾乎一致的時間。”
“在觀測的時候,只要記住當地的經度,記住,這裡要以時間為單位來表示經度,因為地球自轉一週360°,需24小時,所以可用15來除當地的經度度數求得,認好星鍾時針所指的‘鐘點’數字,以及觀測的月份和日期,最後再用一個常數減一減,就馬上得出所需要的時間。”
“這個方法,可用簡單的式子寫下來,那就是首都時間=36.4經度2(鐘點數字+m。”
&n就是1月1日起,算到觀測時間的月數。如果得出來的是負數,就要加24小時。至於36.4小時這個數字的來源,可以簡單理解為公式裡的一個常數,不用理解。”
【不明覺厲,不明覺厲】
【懂了,但又沒懂】
【懂的是方神牛逼,不同的是怎麼判斷時間(狗頭)】
“其實很簡單的。”畢方笑著說,“比如在某年6月1日晚上,在首都天文館,經度=7時45分的時候,你看到北斗星鍾指標在10,算算現在的首都時間是幾點幾分?”
結果畢方等了也會,只看到聊聊幾個得出了答案,便也不賣關子,直接在雪地上用樹枝也出來。
“這種東西,其實心算一下就可以了,現在知道6月1日離1月1日相隔5個月,那m就是5。這時候的首都時間就是......“
一個簡單的式子在雪地上出現,讓觀眾們恍然大悟。
36.4小時7.8小時2(10+5小時=1.4小時。
1.4+24=22.6小時。
也就是晚上10點36分。
“有時候看不見北斗七星,可是和它幾乎相對的仙后星座升起來了,我們也能用,吧仙后座β星和北極星的連線也可以當成‘時針’。鐘面劃分和時鐘轉動方向同北斗星鍾時針一樣。”
“就是計算的時候,要把36.4這常數換成25.5。”
“當然,如果你有一個‘恆星指示盤’,那就幾乎可以不經過計算,只要拔動星盤,馬上就知道時間,這個比較複雜,要是有時間,等回到木屋的時候可以動手做一個。”
“怎麼樣,簡單吧?”
畢方拍拍手,樂呵呵道。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