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射入大氣層後,遇到大氣分子和懸浮在大氣中的微粒就會發生散射。這些大氣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會發光的,但由於它們散射了太陽光,使每一個大氣分子都形成了一個散射光源。”

“根據瑞利散射定律,太陽光譜中的波長較短的紫、藍、青等顏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來,而波長較長的紅、橙、黃等顏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強。所以晴朗的天空總是呈蔚藍色,藍光往四面八方射散出去了。”

“紫色其實也一樣,它的波長最短,北極天空中雪塵太多了,所以很容易在散射時顯現,我們就會看到紫色的夜晚。”

畢方簡單解釋了一下,迅速提起手中的魚竿,又一條大魚被他釣了上來。

【感覺方神生存一百天完全沒問題啊】

【是啊,我也這麼覺得】

【方神牛逼!】

“那可說不定,不能坐吃山空,一頭麝牛肯定是不夠的,全吃瘦肉能量攝入在北極肯定不夠,頂多堅持一個月,而且我們需要鹽,還要去岸邊,因為剛剛建造完木屋,我才準備休息兩天。”

“等一下我準備用剩下的木頭做一個狗拉雪橇,帶著去取點海水,提取海鹽,順便看看能不能再收穫一些獵物,這三個傢伙,每天吃我那麼多肉,也該幹活了。”

想起三傻的飯量畢方就沒好氣,整天在樹林裡瞎鬧騰,什麼都不幹,偏偏吃得還不少。

就是三傻吃得太多,畢方才不得不出來把釣魚當做休息活動。

是時候讓它們知道什麼是勞動換取報酬了。

三條雪橇犬,拉上一百公斤的東西綽綽有餘,畢竟八條就可以拉動三百公斤的貨物,一天跑三四十公里,帶上一個人和一些便攜的東西綽綽有餘。

而且這三條體型都很大,雖然不知道餓了多久,但還是意外的壯實,帶著自己去取海鹽絕對可以。

想想自己帶著三傻在雪原上疾馳,畢方就有些心動,馬上將剛剛收穫到的大魚塞入坑內,挑選起了合適的木頭,片刻後,再次對著一堆木頭敲敲打打,將選取的長枝條放在火上鞣製。

為了儘可能的帶更多的東西,雪橇的自重必須要小,因此最好是用牢固的枝條來進行製作,做成鏤空裝。

因此外形看起來會有一些像是竹條編織的躺椅。

“狗拉雪橇一直都是南北兩極的生命線,用來運送藥物和物資,不過現在飛機和雪地摩托普及了,狗拉雪橇更多是變成了一種運動,大部分都是當地人還在使用。”

將兩根鞣製好的翹頭長條雪橇擺放在地上,用石頭不斷打磨,將所有的毛刺打磨趕緊,這樣可以有效減小阻力,讓三傻拉動更多的東西。

打磨完,畢方挖出了一個滑槽,然後在最前面加了一根彎曲的護欄,將挖出凹槽的護欄卡在了翹頭上,之後用繩子繫結,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卡頓,變得更加圓滑。

“整個雪橇我都打算用榫卯結構,不過嘛,因為工具原因,加工精度十分有限,所以只能將就用著用,可能不牢固,所以還要加上膠水,再用繩子固定,這樣才保險一點。”

------題外話------

感謝soiderr打賞的5000點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