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方拿起鏟子,朝著旁邊挖去,他必須要將火轉移一下,他可不想自己的麝牛肉吃起來一股氣難聞的枯味。

“在很多地方,夏季裡森林發生火災時就很有可能蔓延到有森林生長的泥炭沼上。不僅僅會加大火勢,而且它們還是潛在的氣候炸彈。”

“泥炭沼燃燒時會釋放出貯存了若干個地質時代的二氧化碳。土壤在開始燃燒時,會釋放出嗆人的濃煙,只有在藉助推土機時才能終止這一過程。火災會持續數月或數年,所以泥炭的損失量極為龐大。”

“大氣中的含碳量為7500噸,而北極地帶的泥炭沼中可能有2500億~4500億噸炭,一旦完全釋放,會使大氣中的炭含量增加50%。”

畢方說了一個危言聳聽的結論。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大前年的澳小利亞和醜國加州叢林爆發特大野火,地球因此失去了上億隻野生動物,很多物種進入瀕危狀態,其實當時的北極地區也爆發了多場叢林野火,只不過報道熱度不高。”

“當時北極地區地面升起的野火煙霧在平流層中建立出巨大煙柱,衛星上能很清楚的看到。”

“一直到第二天,經過長達數個月的寒冷天氣後,北極地區表面上的叢林野火才盡數熄滅,但是地下之火卻還在燃燒。”

“甚至在北極雅庫茨克東北差不多400公里處的賽迪村附近,地下大火在50℃的氣溫中持續燃燒,從烏達爾尼克燒到了塞迪,重要資源全燒沒了。”

《基因大時代》

觀眾們傻眼了,燒了一年?

這也太誇張了吧?

“泥炭火跟通常所見到的叢林火不同,由於隱藏在地下悄悄燃燒,因此極難被撲滅,即便地面上大雪紛飛,但泥炭火照樣在地下燃燒。”

“在地面下燃燒,見不到火焰,再加上只有少量的煙,所以除非衛星偵測到溫度異常,否則很難被發現。”

“尤其是這種火可一直燃燒到礦物質層和地下水的上部,雖然蔓延的速度緩慢,每小時才45米,一晝夜也就能燃幾十米,但不易撲救,能燒幾天,幾個月或更長的時間。”

“秋季發生的地下火,通常都可以越冬,直到第二年年春季還在繼續燃燒,所以又稱越冬火。”

觀眾再一次震撼於自然之威,也是頭一次聽說還有會在地下燃燒的火焰。

【話說這地下火要是一直蔓延到煤炭會怎麼樣】

【那不是直接炸了?】

畢方在觀眾們的議論中開始橫挖地洞,準備在旁邊建立一個溫室,也儘可能的將煙氣放出去。

在一人三犬的努力下,進度飛快,一個下午的時間,就徹底挖出來了。

畢方也立即轉移了火焰,雖然人為引燃炭火層的可能性極低,這裡還有許多積雪覆蓋,溫度一高就會融化成水澆滅火焰,但還是小心為上。

身為公眾人物,畢方也要儘可能的向觀眾傳遞正確的知識和方法。

在有火焰,有食物的狀況下,畢方和三傻一連蹲了三天,外界的暴風雪與沙塵暴終於有了停歇的跡象。

而永夜,也還有不到五天的時間就要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