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抓海雀(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多數人都直接認為格陵蘭島是極地冰原氣候,但實際上,島上南部的戈特霍布一帶是極地苔原氣候,只有北部無人地區是極地冰原氣候。
苔原氣候主要分佈在北美大陸和亞歐大陸的北部邊緣,格陵蘭島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島嶼
而冰原氣候則是分佈在極地及其附近地區,包括格陵蘭、北冰洋的若干島嶼和南極大陸的冰原高原。
這裡是冰洋氣團和南極氣團的發源地,整個冬季處於永夜狀態,夏半年雖是永晝,但陽光斜射,所得熱量微弱,因而氣候全年嚴寒,各月溫度都在0℃以下。
大部分的因紐特人基本都生活在苔原氣候,春天開始,地面的積雪會逐漸融化,露出綠色的地衣或苔蘚,河流也不會一直冰凍,至少會有一段時間的視窗期。
可畢方此時所處的位置,則是冰原氣候,比之苔原更加惡劣。
否則不會連地衣與苔蘚都如此稀缺,需要找上半天,萬一碰上不能吃的,心態都容易崩。
來這裡走了那麼遠的路,也從來沒碰上過因紐特人,皆是這個原因。
但是生命力是頑強的,哪怕是冰原,也一樣能找到植物。
尤其是河流邊。
但凡存在液態水,附近都是有可能找到樹林的。
針葉樹、樺樹和柳樹林,這些頑強的植物和樹木能夠忍受驚人的寒冷。
畢方用自制的小鏟子,掘開雪層,偶爾能發現樹葉、小枝和殘存的植物,證明這附近的確存在一片植物區。
而樹林,意味著更高階的生態鏈,是有可能出大貨的,例如北極麝牛,馴鹿等,暴風雪來臨後,許多動物也會進入樹林間躲避,這兩天絕對是抓捕它們的好時機。
或許是畢方昨天唸叨的因紐特人傳統美食起了作用,沿著河岸行走的畢方還真發現了一些黑色的小動物。
哪怕雪原上反射光強烈地讓人睜不開眼,但畢方還是在百米開外就發現了它們,一小群的海雀。
【海雀?哪呢?】
【不是說滅絕了嗎?】
【一看昨天就沒認真聽,滅絕的是大海雀,不是海雀】
【大海雀不是海雀嗎?】
【大海雀是海雀,但海雀不是大海雀!】
【......】
一群水友莫名其妙的便在直播間爭吵了起來,似乎要圍繞著海雀這個分類展開一場積累的爭論。
從畢方的視角來看,觀眾們根本就發現不了海雀,哪怕它們的顏色迥異於雪原,畢竟這些傢伙脫離不了鳥的範疇,還不是大雁,鷹隼這樣的大型食肉動物,體型並不大。
哪怕是已經滅絕的大海雀,是所有海雀中體型最大的,平均體長也只有75~80厘米,體重5千克,普通海雀體型連大海雀的一半都不到。
而且觀眾更沒有畢方那麼強的目力,他可是能裸眼看清月球隕石坑的男人。
好在無人機並非只有一架,一架體型更小的無人機悄無聲息的靠近,終於讓眾人看清了海雀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