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都是預判(第1/2頁)
章節報錯
飛機輕盈得降落在魔都機場,迎著大風和下落的夕陽,微微一顫。“唔,到了嗎?”穆加倫掀開眼罩,睡得有些疲憊。
日本到魔都,只需要飛兩三個小時。
下午四點多上都飛機,現在都六點了,睡得有些懵
穆加倫斜眼看了一眼身邊的畢方,發現他在玩手機,穆加倫還以為畢方是在打遊戲,可湊過去一看,發現螢幕上是一個綠色的按鈕。
在穆加倫眨眼的一瞬間,綠色按鈕瞬間變成了紅色,幾乎是變色的同時,畢方也按住了按鈕。
一個數字從上方跳出。
&ns。
穆加倫來了興趣,好奇道:“這是什麼?’
畢方答:“一個粗略測量神經反應的軟體。”
“我能試一試嗎?”
“可以。”畢方遞出手機,講解道,“按鈕會從綠色變成紅色,變紅了就點下去,看你反應速度。”
穆加倫點點頭,規則還是很簡單的。
重開一次,便迅速理解了。
一番操作後,一個數字跳了出來。
&ns?怎麼和你差這麼多?”
&ns吧?
雖然不太清楚什麼標準是優秀,但穆加倫總覺得這個數字好像很差勁的樣子。
畢方想拿回手機,可是被穆加倫推開:“不不不,一定是我沒準備好,再來一次,再來一次。
看著好像上頭的穆加倫,畢方嘆了口氣,自己起身收拾行李。等到下了飛機,穆加倫還在全神貫注的測試。
畢方不顧反對,直接搶了過來。
&ns。
將自己的前半段資料遮掉,平均數值跳動了一遍,變成了237ms。“什麼成績算好啊?”穆加倫在後面追問。
畢方沒有說,只是點點頭:“不錯了,超過平均水平了。”
&ns左右浮動,集中精力可以達到200ms。
通常來說如果經常鍛鍊,那反應速度可以到150ms左右。
而人體極限的反應速度,不會低於100ms,這是生理上的極限。
現代醫學透過對神經傳導速度的進一步研究表明,神經纖維的傳導速度與神經纖維的直徑有關,神經纖維的直徑越大,傳導速度越快。
比如人或哺乳動物的主神經纖維直徑為122微米,它的傳導速度可達每秒5~120米;主神經的分支神經以及內臟神經直徑小於3微米,它的傳導速度為每秒3~15米;而末梢神經直徑0.31.3微米,它的傳導速度大致為每秒0.6~2.3米。
生理學家還發現哺乳類動物主神經纖維的直徑與傳導速度成線性關係,神經纖維外直徑每增加1微米,其傳導速度每秒將增加6米。
按理說,神經反射是生物電,理論上人類的反應應該是光速。
根本原因則是在神經元上傳遞是光速,但是在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傳遞不是光速,而是物質傳遞
並且電訊號是靠神經末梢細胞膜內外的離子濃度差形成的電位差而產生的脈衝,電位差的傳導是光速,可是離子濃度變化的速度就要遠遠的低於光速。
粗神經則是改變這一過程。
所以人們知說所說的神經大條,其實並不應該是知說,而是遠超常人靈敏。
這應該是一種誇獎,說人敏捷,應該是說神經小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