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揭露(第2/3頁)
章節報錯
去年的時候,安地卡及巴布達甚至還因未繳納聯合國會費,導致了安地卡及巴布達失去在聯合國大會的投票權。
笑聲會感染,這下子,連帶著附近一小片人都笑了起來,引起了大會人員的注意。
“請十二號方位的代表團安靜一些,繼續聽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代表的講話。”
直至數分鐘後大會才安靜下來,此時森下助二臉上的笑容徹底消失。
李哲的老師罵了李哲兩句,卻也沒有過多的惱火。
因為他也覺得很好笑。
他壓低聲音對著身邊的幾人說道:“你們看,安提瓜對捕鯨業產生興趣是最近才起來的,知道為什麼嗎?”
李哲被罵了並沒有不高興,反而興奮道:“曰本政府‘花錢’讓他們感興趣了。”
“沒錯,曰本政府前往那些經濟小國,提供經濟援助,他們要什麼,曰本就給什麼,只是為了把他們拉進iwc,然後獲得投票支援,21世紀的捕鯨行業就是這麼運轉的。”
李哲躍躍欲試,他看向老師:“老師,我想向安地卡及巴布達問個問題行不行。”
李哲的老師沉思了一下,點點頭。
得到准許的李哲一下子來了精神,等到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代表講話結束,不等曰本代表繼續開口,一下子站了起來,他看向安提瓜的代表:“我想請問一下安地卡及巴布達的代表,你們支援曰本漁民捕鯨,是為了什麼,據我所知,曰本漁業資源之豐富,好像不需要靠捕鯨維持吧?”
“額,嗯,我覺得,捕鯨的根本目的不是它們本身存在的價值,而是因為鯨魚對漁業帶來的毀滅性的災難,它們胃口太大了,導致了漁民捕捉不到魚,所以才要捕鯨。”
聽到安提瓜代表遲疑與用詞,森下助二就感覺到了不妙,連忙讓手下起身補充:“沒錯,鯨類這般巡遊性捕食生存的動物其活動空間並不侷限於哪一國的海域,對海域相連的臨近國漁業帶來的影響是難分彼此的。”
“我想寒國代表也是這麼想的,鯨類,不僅是大群的海豚,尤其是須鯨的主食為幼小魚蝦苗,假如任由食量驚人的鯨類在近海出沒,對漁業資源本已匱乏的現狀將會雪上加霜。”
“果真如此嗎?”李哲針鋒相對,“目前全球海洋的鯨類數量之多已威脅到了海洋生態平衡的地步?”
“現如今全球不到20萬數級的鯨類,相對於鼎盛時期百萬以上的數量級,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在我國東海、黃海、渤海灣等近海區近年甚至就沒出現過幾回鯨,如果按你的說法,難分彼此,為什麼我國就沒有影響了呢?”
“殺掉食物鏈頂端的,就可以保護增加下端的,不過是無生態平衡觀念的無腦粗暴邏輯而已。”
“自然生態,物種平衡共生才是繁榮的唯一途徑,其他皆為歧途。食物鏈是一個閉環,而不是一條線。海洋食物鏈頂端的鯨,是實現食物鏈閉環的關鍵角色。”
李哲侃侃而談,曰本代表有些促襟見肘,急忙道:“我們不否認鯨的生態地位,但我們的捕鯨目的是取代鯨,成為海洋食物鏈頂端角色。這不就閉環了嗎?”
李哲嗤笑一聲:“人類對於海洋只有給予索取與汙染,而鯨將攝取的生物營養代謝轉換後反哺還給了海洋,推動了海洋營養物質與能量在深海與表層海,以及水平距離之間的運輸迴圈,這才是海洋食物鏈得以閉環的關鍵。”
“我想請問曰本代表,你們是如何推動的嗎?並且,我詢問的是安地卡及巴布達國的代表,為什麼你們會如此著急的做出解釋呢?安地卡及巴布達代表,我想請問安提瓜附近有鯨類經過嗎?”
安提瓜代表回答道:“有。”
“那我想問,你們知道是什麼型別的鯨類嗎?座頭鯨還是藍鯨?鬚鯨還是齒鯨?”
安提瓜代表遲疑了,但還是硬著頭皮道:“我想政府專員應該知道。”
旁邊的另一位安提瓜代表趕緊接上:“應該有一些座頭鯨,對,有一些座頭鯨經過安提瓜,至於此時此刻有什麼鯨類,細節我們不太清楚,但肯定是有的,我去過海邊,那裡總是會有鯨魚出現。”
在座的眾人又傳來了低低的笑聲。
曰本代表還想說話,可李哲怎麼可能如他所願,回頭望了望眾人,聳聳肩:“ok,我沒問題了。”
李哲一屁股坐下,留下狼藉一片。
即使是瞎了眼的旁觀者也看得出,這些人為了幾個曰元就把自己賣了。
利益鏈很清晰,這些小國國土上,到處都是曰本資助建立的漁業大樓。
一個小國獲得了好處,周圍的鄰國就都想要。
東加勒比海的每個島國,聖基茨,安提瓜,聖文森特,聖露西亞,格林那多,奈米比亞,都得到了資助。
在多米尼亞,曰本出資兩千兩百萬建設雨漁業大樓,如今被當地商人用作儲存進口雞肉的倉庫。
理查德走訪過這些地方,並將其記錄下來,剪入了紀錄片中。
曰本人為什麼非得繼續這個衰退的捕鯨行業?
小到各類海豚,大到虎鯨,座頭鯨。
“這與經濟無關,甚至與政治無關,只不過是所謂大曰本帝國的思想餘孽在作祟。他們受夠了西方國家,受夠了他們指揮著做什麼,怎麼做,何時做。”
“越不讓我做,越要去做。”
“就跟逆反心理一樣?”電器專家敲著鍵盤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