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天夜晚。

幽幽閃動的篝火照亮的畢方的側臉。

一旁的土坑內,是被剝皮鬆鼠的毛髮,有兩隻。

至於肉......

畢方翻了翻面前一左一右兩個烤架,兩隻都很肥,滋滋冒油,得時不時翻面才能避免油脂滴落。

動物油脂可是好東西啊,一點都不能浪費。

松鼠被烤得外焦裡嫩, 但依舊沒有完全熟透,邊上還有一串各式昆蟲組成的烤蟲串,而且在此之前還有最重要的一步。

畢方叉起一旁的竹筒,小心翼翼地從篝火上搬下。

竹筒被劈成兩半,裡面蓄滿了水,此時正汩汩沸騰著,而在沸水的中間, 淡黃色的結晶體聳立成一座“小山”。

這是一座“鹽山”。

剛提取出來的礦鹽可以吃,但是並不安全, 首先就是細菌問題,或許畢方刮下來的,就正好是白肢野牛剛剛舔過的呢?

哪怕不是白肢野牛,或許還會有其他什麼動物呢?

就算都沒舔過,蝙蝠洞裡的也不保險。

再者,礦物鹽裡面的成分不僅僅是鹽,還有很多其他雜質,雖然吃一點沒什麼問題,但吃多了肯定不行。

所以畢方還是演示了一遍最簡單的,能最大程度降低風險的做法。

他先是將礦鹽溶解在純淨的水中,用火加溫,直至鹽溶液沸騰,文火繼續加熱,直至容器內出現大量白色晶體時停止加熱。

將水煮沸,一方面是殺菌消毒, 另一方面,則是利用溫度對溶解度的影響。

“氯化鈉的溶解度, 受溫度影響產生的變化很微弱, 在20度的常溫下,飽和溶解度約為36克;加熱到90度時,也不過39克。”

“典型的雜質,比如氯化鉀和氯化鎂,隨著溫度升高,溶解度變化特別明顯。以氯化鎂為例,同樣在20度的常溫下,飽和溶解度約為55克;加熱到90度時,已經上升到70克。”

畢方用小勺子將鹽粒全部挖出,這已經是他第三次析出鹽分了。

每一次他就加滿水,猛火燒煮,足足蒸上大半個小時才能析出足量的鹽分。

“所以當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度達到飽和時,氯化鎂還遠遠沒有達到飽和,隨著水溫升高,二者的飽和溶解度差異越來越大。”

“最終,燒熱到一定高溫的水溶液中,隨著水分蒸發,當氯化鈉已經結晶析出時,氯化鎂依然完全溶解在水中。算是初步提純。”

畢方攪拌一番後放下樹枝,笑道:“這些都是初中化學就有的內容,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吧?”

【啊對對對,都是知道的,狗頭】

【學過嗎,繞圈圈】

【全還給老師了】

【有點印象,但為什麼這麼做已經全忘了】

【果然,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老方這本事,說不定還能參加高考】

【我是來學習的嗎?我是來學做飯的嗎?我今天學到了什麼?每日三問,三省吾身】

【蝦仁,還要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