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神是不是忘了】

【不會啊,他搭建的窩棚不還用了嗎】

【我感覺是忘了,畢竟附近一片都沒竹子,笑】

......

沉默片刻,畢方解釋道:“我只是展示技巧,畢竟不是所有雨林都有竹子的,原始雨林大多在國外,我尋求的是普適性更高的方法。”

哦,原來如此,不是因為忘了啊。

觀眾們恍然大悟,紛紛表示有理有據,令人信服,不愧是方神。

忘記剛剛令人不愉快的一幕,畢方將手中的碗展示給眾人看,三十厘米的圓木內空了好大一截,只留下了一厘米左右的厚度,容量相當大。

“燒製完成之後,碗就可以直接使用了。如果將被燒焦的表面全部刮除乾淨,並用沙子將碗打磨一番,就完美了,那樣的話碗內所盛的食物味道會更好,不過我沒有這個條件。”

“燒製勺子與做碗的原理相同,燒製完成之後,將其修整到適合用來裝飯的程度,用這種木器器具裝食物會有部分微粒進入木質,所以每次用完後最好放在火上烤制一番,便於殺菌消毒。”

做完這些,畢方並沒有停下來。

而是開始製作更大的容器,一個樹皮框。

“很多物種都適合製造樹皮容器,如樺樹、雪松和榆樹。儘量使用那些已經脫落或者正要脫落的樹皮。”

“如果一定要利用樹上長著的樹皮,不要割下超過其周長三分之一的樹皮,以確保該樹還能繼續存活。”

“為了達到最好效果,我們要先將樹皮在水裡泡幾個小時。”

樹皮筐做起來相對容易,能夠用來裝很多東西,如工具或者可食用的植物等,畢方之前順手摘了一截樹皮。

那棵樹非常巨大,大到要兩三個人才能環保,因此哪怕是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做出來的樹皮框都相當大。

營地距離溪邊並不遠,走路一來一去也才十幾分鍾。

畢方將樹皮穿了個孔,用藤條掉著,直接放入了溪流之中,然後他又繞道,憑藉記憶中的方位回到了當初遇到竹葉青的竹林之中,找到了一根粗壯的竹子,砍了下來。

順著竹節砍下來三段,回到營地用炭火燒出兩個小孔,將竹子裡面的水倒空,畢方用繩子串起,這樣就是一個能盛水的密閉容器了。

“很多時候,人們會用竹子裡的清水補水,雖然能這麼做,但如果不是久居山林的人,其實很容易鬧肚子。”

【現在怎麼又用到竹子了?】

【我還是懷疑方神剛才就是忘記了,鐵證如山】

“剛才是展示技巧,現在是方便使用。”畢方義正言辭。

【啊對對對】

【你說什麼我們都信】

【嘿嘿】

等待樹皮浸泡的時間,畢方便重新回到了那片竹林之中。

“在雨林中找到一片竹林,最容易尋找的食物當然就是竹筍了,現在是六月份,雖然晚了一些,竹筍沒有五月份多,但還是能算是春筍,如果能找到幾棵,先前佈置的陷阱也有的魚收穫的話,今天就能包餐一頓了。”

畢方在竹林間小心翼翼的前進了,他可沒忘記先前遇到的竹葉青,這玩意,是會群居的。

在竹子上發現一條,很可能這片竹林裡還有一大堆。

外加四周十分相似的顏色,畢方前進的十分謹慎,目光要掃視好幾遍,才敢前進。

就連觀眾現在也不吵鬧了,因為實在是有些嚇人,光憑竹葉青的擬態,明顯是我在明敵在暗,被咬上一口就不得了了。

狹窄的竹林間,很多筍都發了芽,高聳著頂出泥土,肆意展示著自己的生命力。

但它們能吃嗎?

觀眾疑惑畢方這麼不去挖。

因為很遺憾,它們並不能吃。

“挖筍其實是個技術活,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簡單,未冒頭及剛冒頭的春筍最鮮嫩,大約冒出土地二至三公分,再多春筍就顯老顯硬,能明顯發現的更是完全不能吃了,因此發現春筍並不是件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