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樹洞主人,舟山眼鏡蛇(第1/3頁)
章節報錯
眼前的是一片樹木叢生的小樹林,而在樹林中間某棵大樹下,形成了獨特的旋渦狀樹洞。
整棵樹看起來如同數根無比粗大的藤蔓被龍捲風吸起,結果沒能連根拔起而留下的,非常有特點。
畢方更是驚呼:“好大一棵樹。”
觀眾情不自禁的點點頭,樹確實大,光看樹洞大小,幾乎就是一個小型帳篷了,住進一個人綽綽有餘。
所以說,尋找樹洞無需地毯式搜尋,只需要循著畢方剛剛所說的規律,很容易就能找到,方神還是有點東西的,沒騙人。
畢方又接著道:“佔地得有六七百平了吧?”
嗯,是得有六七......百平?
【老方是不是多說了個字?】
【及時剎車,然後緩緩打出一個?】
“獨木成林啊,榕樹的拿手好戲,這裡一大片,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棵樹。”畢方拍了拍面前大樹的粗大樹幹。
開什麼玩笑,這麼大片林子,你管它叫一棵?
【我眼瞎了!】
【指樹為林】
【暫不評論,以防被打臉,斜眼笑】
“這一片的確是一整棵榕樹。”畢方拍了拍粗壯的樹幹。
熱帶雨林高溫潮溼,這樣的環境導致土壤中水分常處於飽和狀態,氧氣含量較少,不能滿足雨林中榕樹根系的呼吸需求。
尤其是當下的雨季,太過潮溼,現在畢方一腳下去都能踩出水分。
泥濘,是畢方來到雨淋後的第一印象。
如此,很多樹木便學會了從莖幹和樹枝中長出“觸手”——氣生根,形成垂直向下的“根簾”,從潮溼的空氣中吸取氧氣、水分和營養。
“觸手”生長速度很快,甚至一晚上就能長出來。
待樹高枝旺,數不清的氣根順著橫枝垂吊而長,越長越長。部分氣根會扎入泥土,立地成樹。
似根似樹的氣根群便組成了“獨木成林”的景觀。
這些支柱既能扶住支撐,也能汲取營養,因此,有的樹木在雨季結束後,氣生根會漸漸脫落,但更多的,是支柱根數目會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粗。
漸漸的,周圍就會彷彿有許多樹木生長連線在一起,形成一片茂密的叢林。
“榕樹就是越長越多的典型,獨木成林是它的拿手好戲,你們看,這裡也有,可能是前天下雨後剛剛長出來的。”
畢方來到一棵大樹下,臺上向上看去,能隱隱看到類似於簾布一樣的東西,細如麻線。
一陣風吹過,飄飄忽忽,宛若拂塵。
“這就是初長的氣生根,其實很多南方人應該也有見過,就是河邊的柳樹,如果水位上漲,等到再退去後,它的身上就會長出一個個毛球一樣的東西,那個也是氣生根。”
畢方來到最中間的樹洞,從外面看上去,內部空間很大,但具體有什麼,過於黑暗,並不能看清。
“遇到樹洞,大家不要貿然進去,雖然這裡是天然的宿營地,在確認安全前要謹慎一些。”
熱帶雨林的生存環境艱難、競爭激烈,任何類似的空間,都會成為生命的避難所和棲息地。
樹洞是天然的棲息地,可不僅僅是對人類而言,它同樣是很多生命的棲息地、庇護所,也是生物多樣性的溫床。
畢方在地上刨出一個肯定,重新點火,然後將掏出一根樹棍,用石匕在一頭上削而不斷,捲起一層層木屑,與魚鱗相似。
“很多樹洞都有原住民,這裡可能住著猴子、鳥類、甚至是魚,現在我製作一根火把探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