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牛蛇大戰(第2/3頁)
章節報錯
當藤繩被割斷的那一刻,原本被禁錮的鮮魚立即蹦跳起來,在地面上打擺,大口吐水,觀眾頓時驚了。
魚是今天清晨就綁好的,到現在都有六七個小時了,居然還活著?
現在可是夏天啊,魚離水還能活這麼久?
【非洲肺魚都入侵到版納雨林了?】
【這就是一條普通鯉魚吧?】
“哈哈,你們以為我為什麼要把魚捆綁成這個樣子?”畢方原地挖坑,準備生火,一邊還解釋道:“這是弓魚術,經過弓魚技術處理的魚,冬天離水10天也能活,而三伏天也能至少活1天。”
“雨林氣候熱,死魚很容易腐敗,我又一直在移動,不方便製作燻魚,只能讓魚一直保持存活,別看弓魚術就是簡單的系起來,其實挺複雜的。”
弓魚術分為初綁、喂水和綁水三步。
初綁用草繩把魚頭和魚尾綁住,喂水是將綁好的魚放入小溪活水,讓其吐汙納新。
等到一個小時後再對餵過水的魚尾進行綁水,綁水時的綁位時上移到魚肛門稍上的地方,如此才算完成。
掌握不當不僅達不到保活保鮮的效果,甚至還會影響到魚的肉質。
“它透過特殊的捆綁方法,減少了魚的活動量,同時在喂水的階段讓它吃進了不少新鮮的水,並且不能排出來。”
“並且保持魚嘴一直張開,魚鰓也會被迫張開,加大對溼潤空氣中氧氣的吸收,所以魚活的時間特別長。”
畢方把火種掏出,生出濃煙和火苗後,丟入坑內,隨後將魚重新處理一遍。
這條魚是今早去漁場收穫的,還保留著魚腩肥膘,但是並沒有處理過魚鱗和內臟,將樹葉鋪開,畢方將內臟全部掏出。
“夏天弓魚術最大的好處不僅可以保活保鮮,方便運輸,而且還能去除河魚的土腥味,09年的時候,弓魚術還列入FJ省非遺名錄。”
將魚插上竹籤,架在火上炭烤,畢方又用竹筒煮了些野菜湯,將蓋子封號,直接插入營火中。
畢方早早的就最好了長期戰的準備,今早出來的時候基本物資都帶全了,三罐竹筒水,三尾大魚,路上還一直收集著能吃的花朵野菜,倒是不用擔心沒糧。
吃完飯,畢方將原地收拾一番,順著越來越深的牛蹄印繼續追蹤。
終於,在下午時分,蹄印深度已經幾乎能摸過整根手指,畢方戳戳地上的泥土,很軟,大雨讓整片雨林的泥土都陷入這種半泥漿的狀態。
為了防止泥漿灌入草鞋,和面板近距離接觸,畢方在腳上蒙了足足三層大樹葉,才勉強擋住。
“那頭白肢野牛的體重目測在一千二到一千三左右,看泥土的軟爛程度,一腳下去應該就是這麼深,它可能離開還不到半小時,我們要小心一些了,或許那個大傢伙就在附近。”
面前的蹄印比畢方的手掌還大,別說用角頂,就這一蹄子下去,沒人能活下來。
到了這裡,畢方已經不敢隨意大步前進了,基本上是半蹲著追蹤:“之前我說過,當有人靠近時,白肢野牛憑藉極為靈敏的嗅覺與聽覺,在200米範圍內就能感知到人的活動。”
“很可能為什麼還沒發現它,它就已經先發現我們了,所以最好時刻保持警惕,不要隨意直立,引起對方注意就不好了。”
【完了,方神退化回去了】
【少俠,好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