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挑戰繼續(第3/3頁)
章節報錯
“十部?”愛登堡笑了,“你把我拆成二十個也拍不出啊。”
“反正大家不用擔心,理論上可行,實際上我也會時刻關注的,大家要相信我的實力!”
眾人有閒聊了幾句,同時簡單介紹了一下向導羅布的存在即作用,以及還要等候其他隊員的問題。
“因為隊伍中有很多絲毫沒有登山經驗的人存在,所以在互相協作上,有一個嚮導對我們會很有幫助,等其他隊員趕到,我們就會立即出發。”
簡單介紹完處境,畢方則和觀眾們簡單科普了一些知識,以及一些相關介紹。
“珠穆朗瑪峰,一個曾經被人們仰望的地方,一個現在已經被人們征服的山脈,它位於華夏與尼泊爾兩國邊界上,它的北坡在我國青藏高原境內,南坡在尼泊爾境內,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
“珠穆朗瑪峰海拔高8844.43米,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第三的意思。因為在珠穆朗瑪峰的附近還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
第二種說法則是源於XZ地區流傳的長壽五天女的故事,傳說珠穆朗瑪峰是她們所居住的宮室。至於第三種,地球上最冷的地方要數南極和北極,但珠穆朗瑪峰也非常寒冷,即使夏季山頂上最高溫度也在零下幾十度。根據氣象觀察,珠峰山頂最低溫度為攝氏零下60度,故稱珠峰為「世界第三極」,以上三個原因都是珠穆朗瑪峰名字的來源,大家喜歡哪個就聽哪個。”
闡述完起源,畢方又指了指天邊的珠峰,看似近在眼前,可那是因為這是世界第一高峰,實際上,真正登頂的路程遠不是那區區的八千八百米,而是一條長達數十公里的路線。
無人機也配合的飛了起來,再次強化珠峰的存在感。
“珠穆朗瑪峰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威武雄壯昂首天外,地形極端險峻,環境非常複雜。不僅巍峨宏大,而且氣勢磅礴。在它周圍20公里的範圍內,群峰林立,山巒疊障。珠穆朗瑪峰,峰高勢偉,地理環境獨特,峰頂的最低氣溫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
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積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處可見。峰頂空氣稀薄,空氣的含氧量只有東部平原地區的四分之一,也是攀登的一大難題。
高聳入雲的珠穆朗瑪峰一直是人類想要證明攀登能力的聖地,自1953年5月29日人類首登珠峰成功之後,包括華夏在內的世界各地許多登山愛好者都希望在珠峰頂上留下腳印。可惜能夠真正成功的十不存一,還有許多人因此落下了殘疾,甚至是丟失了性命。”
“沒錯。”一旁的嚮導羅布忽然打斷了畢方的介紹,自顧自的言語到,“所以每年的登山團隊一般在2到3月就會來到珠峰大本營進行拉鍊,先是四萬米,適應高海拔,然後是五千米,六千米,最後在七千米和八千米之間往返,鍛鍊自己的適應力。
等到視窗期出現,氣象局通知的那幾天裡,就會發起衝鋒,所以才會有珠峰堵車事件,雖然畢先生看起來做了很多準備,但我還是不得不說,你們來得有些晚了,而且你們此前都沒有過高海拔登山經歷,哪怕是二三月份就來都不夠,至少得訓練一年才行。”
即便是商業嚮導,有錢就是大爺,但羅布也還是專業的,有過八千六百米的登山記錄,距離珠峰頂峰不過是二百四十多米的差距,堪稱只差一步,這一直是他引以為豪的地方,也是經常與客戶吹噓炫耀的地方。
否則那些有錢人出事的後果可不是普通人能承擔得起的,因此每一次接單,都會對客戶作一個十分詳細的瞭解,從身體素質到登山經歷和經驗。
在公司的資料中,眼前這一行人別說八千米的爬山經驗了,連六千米都不曾有過,居然還妄言要登頂,簡直是無知者無畏。
僥倖在野外逃生過幾次,直播娛樂的主播都敢隨意妄言登頂,真覺得等珠峰很簡單嗎?
如果不是自己的金主,羅布還希望能賺更多錢,不自量力的話語不可能說出口,說不定就當場翻白眼了。
伴隨著登山商業化,的確困難度降低了很多,甚至出現了揹人上山的流言。
八千米,走路都困難,怎麼可能揹人?
真能揹人也不會有那麼多屍體倒在路上無人收拾了,那些有錢人的家人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老公或者兒子屍體就暴露在自然下?
不過有錢人的確優勢非常巨大,揹人不行,背氧氣罐可以啊,別人帶4個氧氣瓶,有錢就能帶40個氧氣瓶,嚮導越多越好就不用自己背裝備,甚至可以全身貼滿暖寶寶。
20個夏爾巴人嚮導一人帶10個暖寶寶給金主...人走中間綁上救生鎖,有錢...怎麼舒服怎麼來。各種藥一磕,體能到位,咔咔咔爬就完了。
一個身體素質不差的主播,提前大半年開始訓練,適應了八千米海拔的環境,不搞什麼花裡胡哨的無氧等,大把錢花下去,運氣再好上一些,說不定還真有點可能登頂。
可眼下,呵呵。
這主播,傻啦吧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