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五十米呢!”

駕駛員莫名驚詫,這裡可是五十米的高度的,但隨即駕駛員便看到畢方手中的繩子後恍然大悟,那是他放在後面的,不知什麼時候被掏了出來。

不明所以的觀眾更是驚駭異常,五十米?

以前方神說過落地受身的世界紀錄就是十五米吧?

就算他神通廣大,能夠挑戰世界記錄,可這數字顛倒一下,十五變五十,神仙也救不了吧?

如此彈幕一出,畢方便知道有人誤會了,十五米的落地受身,他都不可能做到,想要成功,運氣都不可能或缺,不然那位創造記錄的仁兄也不會在同樣的高度把自己玩死了。

“不是落地受身,看了那麼多次,你們應該也膩歪了,今天換換口味,給大家來一個速降。”

速降?

那是什麼東西?

很多不瞭解的觀眾一愣,但又頗為欣喜,老實說,看了那麼多次落地受身,還真有些膩了。

畢方則是一邊整理繩子,一邊解釋道。

“也伊門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就連正統軍都暫時放棄了對這裡的監控,所以這裡集結了許多錯綜複雜的勢力,各式各樣你們聽說過的,沒聽說過的都有。每一個都有可能對我形成致命威脅,雖然我現在還沒有遇到這種情況,但既然是扮演,那肯定不能馬虎。”

“大家應該還記得我是一名特種兵來著,對於這種混亂戰區,想要從不著陸的飛機上下來無非是那麼幾種方式,高空那就跳傘,低空那就落地受身,但兩者之間其實還有一個速降。”

“很多人可能聽說過,速降,源自高山探險下撤保護技術,在搶險、運輸和軍事突襲行動中也經常使用,後來演化成與攀巖、高空彈跳類似的極限戶外運動專案。”

畢方將手中的速降繩展示了一下,一架直升機上怎麼能沒有速降繩?

繩子大概有兩根半手指粗細,由尼龍線編織,純黑色,不反光。

隨後他將速降繩經過一個簡單的繩釦系在腰間。

“速降做法都大同小異,簡單來說就是拉著根繩子把自己放下去我,一般而言是右手位於右腰後側,握緊繩索就能讓身體停止下降,右手放鬆會在重力作用下勻速下降,這個大家可不要隨便模仿,去年吉木還有一位年輕人玩速降出了意外,結果白髮人送黑髮人,所以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不要效仿!”

在絕對高度和速度面前,任何下降的形式都有了施展拳腳的空間。

即便沒有飛簷走壁的功夫,即便只是單繩一根,只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強大的內心,在巨大落差中急速下降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五十米速降。

觀眾們只是稍作浮現便緊張不已。

在五十米的空中站立、騰空、下降,耳畔是呼嘯的風聲,眼前是迅速掠過的巖壁,而手中緊握的只有一根小指粗的繩子。僅僅是閉上雙眼,想象一下速降的情景,就已經讓人雙腳發抖,心有餘悸了。

幾句話說完,畢方也將尼龍單繩的鎖釦卡在了直升機的艙門邊上,開啟艙門,他對著飛行員跟無人機各擺了一個“ok”的手勢。

然後,他便左手一縮,縮排了防風衣的袖子中,隔著袖子攥著尼龍繩,然後兩腳一蹬,直接從艙門跳了下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