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之上,無人機時不時地切換鏡頭,進行不同角度的多面拍攝。

就連帳篷外也飛了一架無人機,從高空視角俯拍,將救生筏的浮沉拍得一清二楚。

危險的自然下,人就像這救生筏一樣起伏,似乎隨時都會被浪花打翻,就此淹沒海底。

“不行了,我的頭有點暈!”

畢方扶住船邊,忍住想吐的衝動。

救生筏和船不一樣。

沒有龍骨的氣閥只能任由海浪擺佈,每一步下去都是軟的,沒有絲毫著力點,再加上落難的心理壓力,倘若乘坐的人暈船,那他的眩暈效果至少翻三倍!

體驗絕對酸爽,體質的強大和暈船並沒有太多關聯,要不是畢方練了半年多的瑜伽又掌握了太極游龍,身體平衡感極強,否則真是一點都撐不住,現在就不是想吐,而是考慮要不要丟棄嘔吐物了。

“我很難想象那種被困在救生筏裡兩三天,甚至一個星期的感覺,光是想象一下,我都想吐。”

畢方改變策略,開始躺在救生筏內,儘量順應海流的飄動,以不變應萬變,以適應這種眩暈感。

或許再過一段時間他就能適應了。

“雖然我們四面環海,但大家應該都知道,海水是不能喝的,這種含有高鹽分的水喝了不僅不能解渴,還可能讓你有致命的危險。”

畢方摸了摸衣服,發現離乾透還有一段時間,這更讓人煎熬了。

即便帳篷內溫度更高,但也不意味能不穿衣服,寒冷正在不斷帶走他的能量,這就是一個debuff,時間一長,必定會使他陷入虛弱狀態。

“海水的鹽濃度約為人體液的四倍,而人體腎臟排洩鹽的功能有限,一般排洩鹽的濃度不會超過2%,低於海水的鹽濃度3.5%,這就導致喝海水不但起不到補充水的作用,反而造成人體脫水,更別說裡面可能有寄生蟲和細菌了。”

【這到底要怎麼搞水啊?別說水了,老方臉上盛水的容器都沒有啊?】

【是啊,望海不止渴】

【我頭都快炸了,節目組也太坑了,什麼都沒有!】

觀眾們聽到這都不免焦急起來。

畢方第一次直播也什麼都沒有,但那是在陸地,至少能收集材料,自己動手製作工具,現在連材料都沒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所以我這不是在晾衣服嗎?等它幹了,我們就有水喝了。”

畢方拿起一件浴巾,這條浴巾節目組沒有收走,他也沒有完全擠幹水分,而是讓其保持潤溼狀態。

“救生筏內應該會有很多東西,訊號燈,手電,口哨,食物和水等,但很顯然,節目組這些都拿走了。海上求生,最好的獲得水資源的方式當然是雨水,這也是我希望的方式。”

“還記得我在飛機上的推斷嗎?這裡是北大西洋,全海區一年四季風力較大,其中尤以秋冬兩季為甚,而且根據溫度,我推斷應該靠近北極圈附近。”

畢方相信自己的推斷不會出錯,他從醜國出發,乘坐客機跨躍了整個大洋,然後坐車來到海岸線,之後才是直升機出發,中間換乘了兩次,他離海岸線不會超過五百公里。

這樣他的位置大致就能確定了。

北大西洋的北部!

西北歐!

在秋冬季,北大西洋的熱帶氣旋在轉化後會形成強勁的溫帶氣旋,給北大西洋北部帶來狂風,部分較強的溫帶氣旋能穿過大西洋,給西北歐帶來狂風和強勁的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