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流沙的危險性並不大。

荷蘭科學家做過多次試驗,發現如果陷入溼流沙,確實會下沉一部分,但並不會完全沉下去。

至於會造成死亡,大部分原因在於,受害者太過驚慌失措,沉入沙底。

而且溼流沙普遍存在於濱海沙灘上,儘管流沙不會持續將你拉下去,但若是不能及時得救,一次漲潮就足以將你埋沒。

真正危險的,其實是乾燥的流沙。

掉到一個裝滿穀物的筒倉裡,那才是真正致命的危險。

要想在陷入乾燥流沙後存活下來,憑現在的畢方掌握的技巧也不可能,必須儘可能快地獲得外界的幫助才行。

這也是畢方敢將這些人引來這裡的原因,在天還沒完全西沉的時候,他就清楚地看見這片沙海顏色更深。

這是溼流沙的典型特徵。

沙子在被水弄溼潤後,內部結構中的氣泡就被水排擠走了,光本來是透過空氣,直接射在物體表面,現在是透過空氣和水,射在物體表面,路徑就發生了變化。

被反射回來的光又要再一次的透過水,因為它們雜亂無序,有些光比較倒黴,因為角度不好,被水“扣”在裡面就出不來了。

反射不到位了,顏色自然就深。

但也因此可以看出,這片流沙底下肯定有地下河,不然無法滲透出這麼多的水汽。

只可惜用不了,畢方沒法在一片流沙中挖出一口井。

不過,也正是溼流沙的出現,讓畢方有把握在懲戒對方的同時,不會鬧出人命。

嚴懲對方的同時,還能不落下惡劣影響,這才是畢方真正的考量。

甚至為了不落下口舌,他還親自下場,演示了一遍如何在深入流沙的情況下,逃得生存。

“大家之所有覺得流沙可怕,完全因為那是被影視劇魔化了,事實上,如果他們不跳出車,也是安全的,只要待在車裡靜待救援就好了。”

畢方重新跳入流沙,喘著粗氣,他晃動了兩下,好讓自己沉得更快。

“汽車合上車門,密度還人體低,只要待在車裡開啟窗,他們就什麼危險都沒有。”

水友們看到了畢方所指的吉普,發現它只陷入了小半,引擎蓋還露在外面呢,就卡在流沙中靜止不動了,一點下沉的跡象都沒有。

合著剛才那些人著急忙慌的,白跳了?

杜川等人都下意識捏緊了拳頭,出大丑了。

雖然看不見彈幕,但他們完全能想象觀眾會怎樣嘲諷,面對這些,宛如是扒了他們的衣服一樣在進行凌遲。

簡直比被太陽曬成傻逼還要讓人難受。

什麼?

已經是傻逼了?

那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