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崔世福再也沒能忍耐得住,伸手便給了崔敬忠一耳光。崔敬忠自小被人寵到大,他在崔家裡恐怕不是楊氏最寵愛的老來子,但他卻是楊氏最看重最在意的兒子了,這下子崔世福雖然因為他對於楊氏不敬而打了他一回,可這卻大大損了崔敬忠的臉面,他本來今日下午因為楊氏便已經丟了臉面,心中積了一肚皮的怨氣,這會兒被崔世福一打,便越發對父母怨恨了些,崔世福的行為如同捅了馬蜂窩一般,崔敬忠生平頭一回那樣生氣,他狠狠的推了楊氏一把,哭著跑了出去。

楊氏拖著疼痛異常的肚子想要去找他,但她這會兒哪裡還起得了身。估計是下午便動了胎氣卻一直強忍著,楊氏生了好幾個孩子,可這一個孩子卻險些生得楊氏連命也送去了。本來女人生孩子便是一腳踏進了鬼門關中,楊氏又思慮過重,險些一口氣沒能提得上來。

雖然她身子一向壯實,好歹還是熬了過去,這次生產楊氏嚐到了前幾回都沒有嚐到過的苦頭,足足痛了她好幾個時辰,讓她死去活來的,好不容易才從她肚子裡出來。也許是因為時間不對,這個孩子合該是來得不是時候,偏偏要在這個時候出來,又讓楊氏吃足了苦頭,在躺到床上時,楊氏心裡便已經先對這個孩子生出了不喜來,穩婆在替她接生時,她感到身體一陣撕裂般的劇痛,她好像感覺到有東西從自己體內滑了出去,伴隨著一陣溼潤的溫熱東西流了出去,楊氏卻顧不得問穩婆這是男是女,便聽到了外頭崔世福的聲音,她顫抖著高喊:

“二郎回來了麼?”在這樣的時刻,她顧不得自己剛出生的孩子,只想著晚間時候跑出去的兒子:“鍋裡還有熱飯,給他熱一熱,讓他吃了。”楊氏一邊說著,一邊又怕丈夫與兒子生出氣來,到時父子鬧得不可開交,因此支撐著想從床上下來。

她剛剛才生產過,屋裡的穩婆哪裡會準她下床來,連忙好忙將她給勸住了,楊氏雖然有些不甘,但這會兒好歹回過神來,才問起自己生了到底是個女兒還是兒子。

本來村裡人人都說她是個生兒子命的,楊氏也一直以為自己生的就是個兒子,她還要多生幾個兒子,讓崔家以後興旺發達呢,她問是男是女,也不過是生完孩子之後隨口那麼一問而已,楊氏心中根本沒想過自己會生個女兒出來。可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楊氏就那麼隨口一問,卻得到了自己生了個女兒的訊息出來。

“什麼?”楊氏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她就是一個生兒子的命,怎麼會生了個女兒出來。雖然崔家已經有三個兒子了,她也給崔家留了後,便是再生個女兒出來也沒什麼,崔世福也不一定會怪她,可楊氏自懷上孩子開始,就一直將他當成個男孩兒,又想到自己現在正在讀書的二兒子崔敬忠,自然希望生個兒子出來能夠替家裡分擔一些,可生個女兒出來,養大就是別人家的,有什麼用?

“崔二嫂,你生了個小閨女。”那個穩婆是附近十里八鄉出了名的,一般人家生了孩子是件大喜的事兒,雖說這生女兒在一些求子心切的人家裡算不得什麼真正的大喜事兒,可到底也是弄瓦之喜,崔家又不是沒兒子,急著要有兒子來留後,照理來說這樣的情況下她該討個賞錢才是,可這穩婆臉色卻有些發僵,楊氏心裡一股不好的預感湧上了心頭來,果不其然,那穩婆在她追問下,說出了她產後失血過多,剛剛又掙扎著想起身,這會兒下血更嚴重了一些,讓她找個大夫來瞧瞧的話來。

因為這件事兒,這穩婆連喜錢都沒要,匆匆替小姑娘收拾了,便出去了。楊氏失血過多這可是大事兒,崔世福對於這個妻子一向又愛重,這會兒聽到此事,自然著急,也顧不得再跟兒子計較,連忙請了大夫回來替楊氏診斷,結果比那穩婆想像中的要好一些,可也好不到哪兒去。

楊氏沒有性命之憂,在大夫兩副藥一下去,楊氏的血漸漸止住了,她沒有因此失去性命,不過從此,她卻失去了再生孩子的能力,其他書友正在看:。原本還想要替崔家添丁進口的,可沒料到就因為生了一個不是自己期盼中的兒子,反倒成了生一個女兒,竟然就絕了自己往後子之路。楊氏頓時就矇住了,她有些不敢置信,一個月子裡,崔家半點兒喜氣不見,反倒都帶著一股哀傷之氣。楊氏在月子裡哭了好幾場,她將自己不能再生兒子的恨轉移到剛出生沒幾天的女兒身上,也不肯喂她,更不想抱她。

都是因為她的原因,崔世福才會伸手打崔敬忠,都是因為生她的原因,自己險些去了性命不說,還生出來的不是個兒子,更是從此以後再也不能生孩子。幸虧自己之前已經生了三個兒子,否則要是早生了她出現這樣的事兒,這個女兒不是要將自己的一生都給毀了?楊氏一想到這兒,便不寒而粟,恨得牙癢癢的。

她看著崔世福手腳笨拙的磨了米糊喂著孩子,她看到孩子哭得跟要斷氣一般,心裡既是感到痛快,又是有一種隱隱想要她趕緊死去的怨恨感。可隨之而起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孩子在月子中沒有吃到過母親的奶水,反倒從小就喂米糊的原因,她身體並不怎麼好,剛出了月子,可比出生時才沒長兩斤,看上去跟一隻小貓似的,哭聲都斷斷續續。見到這樣的女兒,楊氏心裡不自覺的又有些心疼起來,到底是她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母女連心,她雖然恨女兒害了自己,可她又忍不住心疼她。

這樣矛盾的情況下,楊氏對於這個孩子的感情越發複雜起來。從此以後不能再生孩子是她心裡的痛,使她不能釋懷,看到這個女兒時,就是心中有憐意,也再使不出來。

因從此以後不能再生兒子,楊氏對於最小的兒子崔敬平越發喜愛起來,女兒漸漸長大了,也不知是不是常年對她的矛盾想法漸漸使楊氏對於女兒更加漠視,也有可能是這個女兒實在是太安靜了,她聽話而柔順,不知道是不是從小楊氏的態度影響到了她,讓她變得很是乖巧,家中的事也儘量幫著分擔一些,從一開始看到女兒柔弱的肩膀要做這些事情時楊氏心裡生出不捨的情緒,到後來漸漸的楊氏開始變得習慣。

反正哪家的女兒不是這樣過的,哪戶人家的女兒都跟她差不多,農家裡本來就不養閒人,崔薇小小年紀要做事怎麼了,她至少還沒有像聶家孫氏那個老妖婆,對自己的女兒動輒打罵,當成傭人一般,她至少還不是時常的打罵女兒,她崔家還沒有給女兒短了吃喝。

如此一來,楊氏開始漸漸的習慣這樣的情景,尤其是在崔敬懷娶了妻之後,她的兒媳王氏很快懷孕,家中多了一個人的田地,更是比往年要越發忙一些,隨著往後王氏肚子裡的孩子生出來,再多一個人的田地一種,家裡更是忙得要不可開交了。每當這個時候,楊氏便又要怨女兒一回。若不是當初因為生了那個冤家而壞了自己身體,讓她再也不能生孩子,現在崔家裡多子多福,恐怕早就富有了起來,只要多種幾個人的田,家裡兒子多了,存個幾年,說不定還要存個多餘的幾兩銀子,以後好給二郎說個更好的媳婦兒。

r/>

楊氏越想到這些,就更覺得女兒礙眼了些。但這樣的念頭有時也只是有午夜夢迴在她腦海裡一閃而過而已,現在事情已經發生了,她又不可能再將女兒塞回肚子裡重新再重來過,再加上王氏的肚子越發大了,楊氏更是平日裡忙了些,又哪裡還有空閒去想其它?

而王氏也沒讓楊氏失望,她很快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出來,崔家裡人人都欣喜異常,但楊氏沒料到的是,一向乖巧的女兒,在背地裡卻是悄悄在發生著改變。頭一回發生衝突是在女兒切豬食時,險些切斷了手指頭的時候。

崔家的人已經早就習慣了,習慣了多了女兒這麼一個勞動力,雖然楊氏心裡依舊是不喜歡這個女兒的,可她沒有料到,這個女兒不過是受了傷不能做一些活兒而已,可家裡卻整個都像變得有些不對勁兒了。平日裡做完事兒回家裡就能吃上的飯菜,因為女兒的手傷而沒有了。家中時常最好使喚的人,在女兒發生了改變之後,楊氏開始無人能使喚。以往楊氏沒有注意到女兒的重要之處,可沒料到崔薇一不像平日一般柔順,所有的事情便都變得有些不對勁兒了。

對於這樣的情況,楊氏感到有些憤怒,崔薇實在是太不像話了些,打斷了崔家一慣以來的平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