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緬懷(第2/2頁)
章節報錯
就這般搜尋一直不曾停過,只至凌雪衣和丁坦從南郡趕來,又找尋了兩月餘。
眾人心中都明白,武忌生還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了,只是誰也不肯也不願面對殘酷的現實。
武忌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故眾人商討一番後,經凌雪衣首肯,在武忌墜崖的崖頂,用石塊修了處衣冠冢,並刻字立碑,用以親故緬懷祭奠。
韓國都城京西,一場自發的,聲勢空前的,“送別詩神”的悼念遊行,浩浩蕩蕩進行。
元淳皇帝念及過往與武忌的情誼,便指派禮部尚書代自己前去參加,以示自己對於武忌這般“驚世天才”的看重與追憶。
在韓國舉行追悼活動的當日,皇宮內院的側門,悄悄駛出一輛馬車。
駕車的車伕,身穿黑色斗篷,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而其身後的車廂,門上垂著厚厚的黑色帷帳,看不到車內所載為何人。
一路上,那車伕每遇到御林軍盤查,便會伸出左手,攤開掌心,亮出一塊銅牌給御林軍看。那御林軍立刻堆出滿臉的笑意,乖乖放行。
馬車出了京城的西門,一路風塵僕僕,奔康川穀方向行去。
轉眼間,兩年時光匆匆流逝。
時間這東西倒是治癒一切傷痛的不二良藥,但這也因人而異,不可一概而論。
武夫人初聞噩耗,便如晴天霹靂,人一下子就崩潰了。終日以淚洗面,茶飯不思,心神恍惚,接著還大病了一場。
一年後,在武菱的悉心照料下,終於慢慢有了好轉。
聞聽武忌離世的訊息,武菱從安慶府趕回了京都烈陽,一則是不放心武蒼穹夫婦的身體,二則是京都訊息來源渠道眾多,且準確便捷,更利於瞭解武忌訊息的進展。
可兩年過去了,一直是天不遂人願。慢慢的武菱和武夫人、武蒼穹也接受了這個現實。
接受歸接受,但不代表不會為武忌的離世追糾下去。
武夫人已經從鐵石的口中,瞭解到武忌墜崖的原因:大戎軍圍追堵截,武忌血戰力竭,被敵軍戰馬帶落墜入深崖。
那這筆債自然要記在大戎國的頭上了,武夫人身體好了以後已經暗下決心,有生之年必為愛子討回這筆血債。自己餘生活下去的動力,就是為愛子復仇。
人一旦有了目標,甭管能實現與否,但終究會為之拼盡全力。
還有一件事,讓武夫人一直心中惦念,放心不下。自打在康川穀尋武忌未果後,凌雪衣在崖頂的衣冠冢守了半年後,人就杳無音訊,不知所蹤。
武夫人託鐵石派了好多人手,多方打聽找尋,可一直也沒訊息,也不知凌雪衣究竟去了何處。
其實武夫人最擔心的是,凌雪衣與武忌感情深厚,萬一想不開要做了傻事,那豈不是人間悲劇,想想都讓人心痛流淚。
韓國,康川穀崖頂衣冠冢。每隔一段時日,駐守康川穀的梁山和司弘毅,就會不辭勞苦的來崖頂,緬懷祭奠武忌一番,兩年間皆是如此。
兩人每次都會帶上好酒,糕點和香燭,擺好祭品,點上香燭,坐在衣冠冢前呆上個把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