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出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鐵石和景玉見武忌回來,自然高興,這兩日心中一直惦記武忌得緊。
武忌引薦鐵石和景玉給駱千里認識,鐵石與景玉聽聞駱千里御前侍衛處總管的身份,忙給駱千里見禮。
駱千里知道武忌的身份特殊,所以對鐵石與景玉倒也不敢託大,忙含笑著還禮。
幾人坐定,商議著如何出城追蹤大戎王子卓格。
如今寧西城四門緊閉,由懋王掌官的五營軍兵馬駐防,這黑夜間已經宵禁,想要騎馬出城絕無可能。
但要等到明日再出城,那卓格可是越逃越遠了。想要追截就愈發困難了。
如今之計只能先設法出城,到了城外再設法尋得馬匹,追擊卓格王子。
可如今城防必然守備森嚴,想要出城也頗不容易。但對於駱千里與武忌這般高手倒也並非不可能,只是景玉與鐵石不能一同前往了。
這樣倒也好,留下景玉、鐵石和一干京緝署司的兄弟,對於寧西城中瞬息萬變的局勢,可以及時傳遞訊息出來。
議定行事章程,事不宜遲,武忌與駱千里立刻動身,準備出城追尋卓格王子。
想要回大戎,最近的路線就是從京都西門而出,經忠清郡、安平郡、溪原郡而後再經康川穀可到大戎邊境城鎮脫嘎。
這路程如果一路快馬半月餘可抵達,因為過了溪原郡到康川穀的這一段路多為山路,一旦秋雨綿綿,這山路崎嶇甚是難行。
在武忌的判斷中,卓格王子既然是逃命,一定會選最近的路,斷無先去越國,然後再繞路回大戎的道理。
出了客棧,駱千里在前面帶路,一路避開巡邏的五營軍,直奔寧西東門而去。
武忌知道卓格是從西門出的城,而駱千里此時卻帶自己直奔東門,這豈不是南轅北轍?但心中又一想,駱千里畢竟久居寧西,對京都的瞭解肯定遠勝於已,他這麼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等一路摸到東門的牆根下,駱千里才悄悄告訴武忌,
目前京都四門,只有東門防衛“略松”。因為東門的城牆外有幾棵千年古樹,樹冠堪與城牆垛口一齊,這對於輕功卓絕的武忌與駱千里,是個出城的絕佳機會與最佳選擇。
兩人在牆角暗影裡裡等巡邏的兵土走得稍遠,便手足並用,運起內功,施展“壁虎遊牆功”,飛快的向城牆垛口之處爬去。
其實這所謂的“壁虎遊牆功”並無江湖傳言中那般神奇,全是因為那城牆有細小凹凸不平,運用深厚內力,手足借力於那凹凸不平之處,向上快速攀爬而己,但這對體力和內功造詣都是個不小的考驗。
堪堪爬至垛口,一隊兵士執著火把巡弋而過,武忌與駱千里趕緊停止動作,身體緊緊貼在城牆之上,屏住呼吸,不敢發出聲音,以免暴露了行跡。
待那隊巡邏的兵士走遠,兩人加快速度翻上垛口。剛一上垛口,兩人這才發現,丈餘寬的城牆之上,隔不遠便有人把守。只是把守之人皆在靠近外牆的垛口一側,主要是提防城外有人潛進城來,對於城內的防衛相應鬆懈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