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林家就她一個人在,林錦玉沒什麼好顧忌的,轉身進了空間,等她整個人進去之後發現,她家的雜貨鋪還有後院裡以及屋子裡的各種東西,都是按原樣自己睡覺之前那樣擺放著。包括臨近春節,她在後院裡堆著剛買進的那一批要賣的各種年貨。

雜貨鋪雖然不大,但是五穀雜糧,生活用品,蔬菜瓜果,肉魚蛋奶種類繁多,算是應有盡有。

這是年前最後一批進貨了,林錦玉進了很大一批貨到店裡。因為臨近過年,在春節前周圍住著的家家戶戶肯定都會大肆購買一些年貨,所以她也就準備的比往常時間進貨的量要大了好幾倍。

原本想著趁過年賣出去,賺一筆大的。

昨天剛到貨,由於弄的時間太晚,所以林錦玉當時準備第二天早起再整理的。

雖然現在這批年貨可沒有賣出去的機會了,誰能想到一覺醒過來,她就穿來了這個70年代呢。如今,那堆東西還沒有整理出來,依然雜亂的一箱箱胡亂擺放著。

此時她看到這麼多的貨,不禁大笑三聲。真是三生有幸啊!在這個缺衣少吃的年代最缺的是什麼?還不都是缺她雜貨鋪裡的這些東西嗎?

今年是1974年,雖然知青下鄉是不得不去的大勢所趨,但是林景玉這個外掛人心裡可是再清楚不過,再過四年就會高考,也就是說她在鄉下也就停留到十八九歲的時候,就可以回城了。

林錦玉的時間有限,現在顧不得一一檢視自己的空間到底都有什麼東西。反正空間都在這裡了,她什麼時候檢視都可以。

現在更應該做的事情是,趁著現在家中無人打擾她思緒的時候,趕緊的回憶當初看書的情景,好確定下一步,她要具體如何行動。

由於當時她是看的電子書,而現在那些電子產品完全不能用,所以林錦玉也不能看到那些書了,只能儘量的回憶自己看過的內容。

按照書中的描述,林錦玉只是一個替女主擋災的炮灰女配角罷了,所以呢主線是描述女主的。

她只能儘量的回憶一下書裡關於原主的那部分故事走向。幸虧原主那個小姑娘也叫林錦玉,和她本來的名字是同一個。

由於同名印象更深一些,所以當時她看書的時候,還著重的關注了一下原主的故事走向,如今回憶起來倒也不是特別困難的。

只不過原身的運氣,還真的是很差。

在林家,爹不疼媽不愛的。哥哥姐姐也是各有各的心思,一門心思的自我保全,對她這個妹妹並不怎麼關心和在意。

小小年紀就被推出來下鄉也就算了。

到鄉下以後,原主也沒有過幾天舒心的日子。原主當初下鄉的這個村莊,說起來並不是十分偏僻的山溝,離著鎮上也就半個小時的距離。

因為知青下鄉,在城裡這個時候,已經是非常的普遍了。前幾年下鄉的知青最初可都是去什麼邊疆,草原牧場,西南之類的荒僻、偏遠的地方,而現在大部分知青都是就近分配在省內不遠處的鄉下村莊去下鄉的。

書中女主同樣是京市要下鄉的女知青,只不過女主下鄉的時候已經18歲了,要比原主大了好多。

女主跟原主當時是同一批下鄉的,一路上還都同行來著。這一路上發生的事情,林錦玉還記得當時看書的時候沒少替原主擔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