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程蔓攤手,“之前我們算過賬,收一臺舊收音機可能是十塊,修好單臺需要花費兩三塊,就算賣十五,我們也有的賺。能賣二十,小賺,二十五算大賺,所以只要有貨源,我們就不會虧。而要是沒有貨源,我們就會倒在第一步,最多虧點車費、吃飯的費用,沒多少錢。”

王秋梅問:“照你這麼分析,這生意穩賺不賠?”

“可以這麼說。”程蔓說完起身,“家裡有印泥嗎?”

王秋梅搖頭:“沒,咱家沒人會用到那東西,你們要我去找人借一盒?”

“方不方便?不好借我下次帶一盒過來也行。”雖然親兄弟明算賬,但程蔓覺得協議晚一星期按手印也沒關係。

既然這生意不會虧錢,王秋梅自然願意無條件支援兩個孩子,笑眯眯道:“沒什麼不方便的,我很快就回來。”說完她就又匆匆出門了。

王秋梅走後,程蔓又謄抄了一份協議,讓程亮跟自己一起署名,再一起用印泥摁上手印,然後說道:“這協議咱們一人一份,以後有問題,按照這個來。”

程亮這時候沒說以後不會有問題的話,他們的合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以後慢慢看吧。

摺好協議,程亮問:“咱們是不是能出發了?”

“你們要出發去哪?”王秋梅連忙問,“不在家吃飯了?我跟你爸特意去菜市場買了好些菜。”

程蔓出聲說道:“我們吃完中飯再去吧,現在先商量一下要做的事。”

王秋梅道:“沒錯!你們好不容易回來一趟,怎麼都要吃完中午飯再出門比較好。”

聽妹妹和親媽都這麼說,程亮發熱的頭腦稍稍冷靜:“好吧。”

“我去做飯,中午咱們早點吃。”王秋梅高興道,說完就出了門。

王秋梅一出去,程亮便問:“咱們還要商量什麼?”

“第一個問題,”程蔓撕了張信紙下來問,“你知道臨江有多少箇舊貨市場嗎?”

程亮瞬間明白過來程蔓問這個的用意,來了勁道:“我知道的有三個,一個是機械廠右面的,這個你應該知道,還有一個在紡織廠附近,

最後一個在我們學校附近。”

程蔓先在信紙上寫下名字,然後補上地址,完了把自己知道的兩個舊貨市場也寫了上去。

程亮在旁邊看著,覺得其中有個地址很陌生,伸手指著問:“這是哪?”

“臨江區。”

“你還去過臨江區那邊的舊貨市場?”

“以前去那邊逛街的時候偶然經過,”程蔓簡單解釋了一句,問客廳裡平外兩人,“爸、平洲,你們還知道其他的舊貨市場嗎?”

程樹偉搖頭,他年紀雖然大,但到機械廠上班後,一輩子都在工業區範圍內打轉,去過的地方還真不一定有兄妹倆多。

倒是陸平洲,出任務經過的地方多,給兄妹倆補充了兩個地點,還有一個他以前經過時沒看到開門,不確定是不是。

程蔓聽後,在這個地址後面打上問號。

等程蔓列完幾人知道的,程亮忍不住感慨:“沒想到臨江有這麼多舊貨市場。”

程樹偉倒不驚訝,說道:“你也不想想前些年多少人被下放。”

舊貨市場其實就是不值錢的二手物品交易市場,這些二手物品從哪來?十有八九都是大運動期間抄家得來的。

那些年裡,光臨江大學就有不少學者被下放,臨江這麼大一座城市,一兩家舊貨市場肯定不夠。

程樹偉說道:“應該還有,只是離得遠的我們不知道。”

程蔓快速看了遍信紙說:“沒關係,我們先去這幾個舊貨市場看看,等週一上學,我們各自找家在臨江的同學問一問,看他們知不知道哪裡有舊貨市場。”

程亮眼睛一亮:“我同學裡有不少臨江人,估計能打聽到不少訊息。”

“嗯。”

“那咱們下午就按上面的名單一家家去看?”

程蔓搖頭,指著機械廠和紡織廠附近那兩家舊貨市場說:“這兩個地方先不用去看。”

程樹偉問:“為什麼?咱廠附近那家舊貨市場挺大的。”

“離職工院太近了,麻子叔肯定去翻過好幾次,就算有舊收音機也被買走了。”程蔓看著名單說,“從我學校附近這家開始看吧,有時間再去這家,你學校附近那家,你上學後自己去,可以吧?”

程亮點頭:“行。”

“然後我們來討論一下能買的舊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