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商量(第2/5頁)
章節報錯
王秋梅說: “只要你二哥能考上大學,王主任對他有意見也不算什麼。”
儘管大運動期間,很多知識分子被扣帽子下放,但能上大學誰會不願意?看看機械廠裡那些領導就知道了,沒一個真是文盲。
所以在王秋梅看來,上大學比工作可重要多了。
只要程亮能考上大學,就算丟了國營飯店的工作,她都不會抬一下眼皮。程蔓明白王秋梅的意思,說道: “等二哥回來,我跟他談談吧。”以前王秋梅總覺得閨女沒長大,還是個小姑娘,但年初程蔓分析那麼一通後,她就不這麼想了。
再等到恢復高考的通知下來,現在王秋梅覺得她閨女可厲害了,對她的話不說言聽計從,肯定比以前更信重。
見她願意跟程亮談,眼睛一亮說: “那感情好。”
兩點十分不到,程亮拿著課本習題回來了。
剛進二十七號院,他就被程蔓叫住: "二哥,我們聊聊吧。"
恢復高考的通知剛下來,程亮並不意外程蔓想跟他聊,點頭問: "成,去哪邊屋?""去你房間吧。"
程蔓說著,率先推門進了程亮房間。
這房間最開始是兄弟倆一起睡,後來程亮下鄉,程進結婚,這屋子就成了他跟羅文欣的婚房。所以這間屋子面積相對大一些,裡面的傢俱也更新,床也更寬。
進屋後,程蔓直接在書桌前坐下,伸手翻了翻程亮的課本,並檢查他最近的試卷。
這時候參加高考,主科是語文、數學和政治,程亮政治不錯,試卷基本都能做到八十分以上。
但這沒什麼可驕傲的,早幾年大家見面說話都得先對語錄,工廠招工政治也是必考科目,換句話來說,這時候的人政治都不差,試卷能做到八、九十分的一抓一大把。
最薄弱的是語文,程亮記憶力可以,拼音默寫古詩詞大部分能對,但閱讀理解和作文不太行,成績一直在及格線徘徊。
數學比語文強點,考過八十多,但那次試卷給初中生考都不會覺得難,一個超綱的題目都沒有。正常難度下,他數學一般在七十上下徘徊,難度高就要降到六十左右。
理綜兩門,也都談不上好。究其原因,是基礎知識太薄弱。
r />因為讀書比較晚,再加上留過級,停課鬧革、命那年程亮剛上初一。
早幾年看這是一種幸運,因為六八、六九年上山下鄉最嚴的時候,他初中還沒畢業。差不多他前腳上完初中,後腳高中就重開了,雖然成績一般,但王秋梅夫妻願意供,順利升入高中。
高中讀完,程亮就沒這麼好運氣了,家裡沒條件弄到工農兵名額,於是他只能收拾行李下鄉。所以看起來程亮好像初高中讀全了,實際上他根本沒學到什麼。
停課的那兩年裡,大量到學齡的孩子沒辦法上學,所以復課後一年級新生人數暴增,而當時知識分子很多都被扣了帽子,教師資源緊張,上面沒辦法,只好讓學生們按原計劃升學。
於是,程亮這個初中沒上兩個月趕上停課的人,兩年後再回到學校,稀裡糊塗就成了初三學生。而給他教課的老師,也才初中畢業。
那會上課,半天學習,半天學農,課程非常輕鬆,而輕鬆就意味著學不到東西。高中也差不多,老師自己學歷都不高,教學生十分勉強,大家也沒什麼心思上學,反正也弄不到工農兵大學生名額,成績再好也得下鄉種地。
所以程亮雖然上了高中,但知識儲備其實不如大運動以前的初中生。語文數學和政治還好說,其他科目是真沒怎麼學。
這會複習起來也不容易。
因為程蔓高中學的是理科,教不了程亮歷史地理,所以這段時間他複習的重點是物理化學。
只是物理化光記憶力好沒用,而且想在一年時間裡,把不止三年的內容全塞進腦海裡也很困難。程亮沒開金手指,所以到現在這兩門都沒法及格。
看過試卷,再將一些難點挑出來跟程亮講一遍,程蔓才說起王秋梅的抱怨。說完後,程蔓卻沒有開口勸程亮聽父母的話,只問: "二哥,你想考大學嗎?"“我現在不就是在努力考大學嗎?”程亮沒太明白程蔓的意思,語氣有點疑惑。程蔓解釋道: "我的意思是,你想上大學,還是有學上就行。"
明白後的程亮有點吃驚,指著自己問:“我?上大學?考不上吧?”
"也不是完全沒可能,年前你做這樣的一份試卷,單門成績只有二三十分,但現在,公共課單門能考到兩百左右,加上文科綜合,考上專科不是問題。"
被誇獎雖然
很高興,但程亮腦子沒太暈乎,很有自知之明地說: “這試卷才初中難度我都才考這麼點分,高考難度再低也不會這麼容易,專科我還能搏一搏,大學,太遠了。"
其實程蔓也拿不準高考難度,只前世聽人是初中難度,偶然也上網搜過卷子,確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