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平洲看向二舅子,拉他擋槍,不合適吧。程亮回了他一個無奈眼神,再看看王秋梅,意思都是被逼的。

但他不拉陸平洲還好,拉他王秋梅攻擊力更強: “你能跟平洲比?他二十七歲就當上了副團,你二十七歲能幹什麼?你要是有他這能耐,我管你什麼時候結婚?

程亮很想回一句“你怎麼知道我沒這能耐”,但這話在腦子裡過了一遍後,他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沒這能耐,首先這飛機,他就開不了。

他倒是有信心在幾年內換個好點的單位,爭取當上正式工,但發展再好也就到他大哥那級別,跟陸平洲沒法比。

見程亮被問得啞口無言,程蔓出聲說道: “其實我覺得您沒必要這麼著急二哥的婚事。”

“他都二十五了,我怎麼可能不著急?”

雖然是差不多的話,但面對閨女,王秋梅還是多了點耐心,語氣緩和許多: 他現在有一張臉,相親還能挑一挑,過幾年到了三十,事業就那麼樣,收入也不高,有張臉也不頂用。

王秋梅話說得太直接,程亮聽得都要自閉了,陸平洲則在心裡慶幸,還好他是女婿,不是兒子,否則真扛不住這炮火轟鳴。

程蔓倒覺得還好,知道她媽就這個性子,自家人面前沒那麼婉轉,說道: “我是這麼想的,以二哥現在的條件,想找個好物件,確實不容易。

程亮:……更扎心了。

王秋梅卻覺得閨女這話很實在,凝眉點了點頭。

程蔓繼續說道: “但我覺得,與其讓他降低條件,找個自己不喜歡的人將就一輩子,不如提升自己,說不定以後能找個喜歡的。

這話聽得母子倆紛紛點頭,只是程亮重點聽的是最後半句,王秋梅在意的是提升自己: “他能怎麼提升自己?

過年我跟平洲回去,那邊部隊駐地附近有下放的農場,歸部隊管,過年期間我聽平洲他爸說,政策似乎要變。

r />

前世學歷史,恢復高考這段內容不多,老師講的時候也是一帶而過,上網查資料,在搜尋前面的也總是六月七月開會,領導一拍板,政策就定了。

直到過年聽陸父說起這事,程蔓才知道事情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早有跡可循。

陸平洲是軍人,這方面敏感度高,哪怕之前沒深想,這會聽程蔓提起,很快轉過了彎,見王秋梅還沒想透,戳穿道: “蔓蔓的意思是,上面可能會恢復高考。”

“恢復高考?”王秋梅瞪大眼, 你確定?

程亮也有些遲疑: “高考都停十年了,還能恢復?”

“正是因為停了那麼久,才有可能恢復,這些年你們也看到了,政策幾年一變,最開始是停課鬧革、命,不成又復課,剛開始只有小學初中復課,再後來高中復課,前幾年大學又重開了,招收工農兵大學生,而工農兵大學生怎麼樣,大家有目共睹。

程蔓這麼說並不是對工農兵大學生群體抱有偏見,而是在不帶感情地敘述事實。

工農兵大學生沒有能耐人?

那當然不是,遠的不說,前年被分配到機械廠的謝瀾,知識儲備就很豐富,進單位後屢次立功。

但工農兵大學生群體中,這樣的能耐人太少了,更多的是那種上了幾年大學,連字都認不明白的人,這些人回到工作崗位後,根本無法起到什麼作用。

七七年恢復高考,也正是基於這些現實而做出的決定。

程蔓繼續說道: “從這些政策變化裡,可以看出上面一直再想辦法,在嘗試,結合起來,我認為平洲他爸說的訊息是恢復高考的預兆。

王秋梅被說服了,但他看了眼程亮說: “上大學的都是年輕人,老二都二十五六了,總不能也去湊這趟熱鬧吧?

程亮深以為然,附和道: “而且我上學那會成績就一般,就算能參加高考,估計也考不過那幫小孩。

如果高考沒停,參加高考的可能都是年輕人,可高考停了十年,這些年裡,多少知青下鄉插隊,參與邊疆援建,如果要恢復高考,國家不可能不考慮他們,一旦考慮,參加高考的年齡限制必然放寬,你們想想,如果有機會考大學改變命運,那些下鄉知青會不會參加?

/>程蔓問完,不等兩人回答便說: “他們會參加的,如果他們參加了,恢復高考後上大學的就不止那些十來歲的年輕人,二哥今年才二十五六,為什麼不能湊這熱鬧?

王秋梅不說話了,如果高考真能恢復,且程亮能參加,她肯定希望他能上大學。

誰能不盼著自己兒子有出息呢?

這話放在程亮身上也適用,只是他擔心的還是那個問題: “我下鄉後就沒碰過書,就算能參加高考也考不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