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這時候絕大多數單位上班時間都挺早,工廠一線車間一般六七點就要上班,辦公室可能晚一點,但八點也差不多了。

所以不管早晚,公交車一般都是六點半到七點半人比較多。

接送程程兩天後,程蔓決定腳踏車先不買了。

臨江的秋天總是很矛盾,來的時候像個老大爺,步子慢得人急死,走的時候又變成了青壯年,跑得飛快,往往人們還沒回過神,天就冷了下來。

天冷後騎車太遭罪,還是坐公交比較舒服。

如果明年經濟條件能再好點,政策也再放開點,她就一步到位買輛摩托車。

……

雖然程蔓已經畢業,但開學這幾天她過得比以前每一年都更忙。

除了接送程程上下學,她還要繼續招老師,學生也得繼續招,每天家、程程學校、臨江大學和輔導班來回跑,忙得團團轉。

好在事情都進行得很順利,輔導班還沒開始上第一次課,程蔓就又招到了一名數學老師。

不過對方雖然在程蔓的名單上,但他不像其他人,已經做了一個暑假的準備,前一天剛說好,後一天就趕鴨子上架帶二十多名學生,程蔓怕太倉促,導致上課效果不好。

所以九月四號這天,仍是程蔓給學生上課,但她也沒讓新來的人閒著,讓他旁聽了兩節課。

程蔓對親自上陣教數學這件事其實沒什麼信心,雖然她高考分數不低,大學讀研期間每科成績都很優異。

但除了高考前給程亮補課,她沒當過老師,很怕自己幹不好。

本來按照她的想法,前期招六個課程的學生,一共六名老師是夠的,可誰知道招生效果這麼好,光數學就開了六個班,老師數量變得緊張起來,她也不得不親身上陣。

好在她留了一手,暑假前她不但給其他人準備了高三課本和資料,自己也留了一套,忙活裝修招生時沒少做準備。

再加上她這個人其實有點遇強則強,平時不顯山露水,但真遇到事了不但不慌,還能把

事情辦得漂漂亮亮的。

就像四號上的這兩節課,她的狀態就挺穩,講課簡單明瞭中帶有幾分風趣,兩節課結束學生都有點不想回去,想聽她再講兩節課。

課程結束後,程蔓和新來的老師溝通時,對方半開玩笑地說聽完她講的課後壓力很大,他擔心自己講不出這效果。

程蔓聽後也半開玩笑道:“那是,怎麼說我都準備了一個暑假,要是不能嚇唬住你,我能當你師姐?但你也不要太謙虛,咱們輔導班的這些老師,包括你,都是我非常看好的,只要你們用心,效果肯定不會比我差。”

說到這程蔓故意沉下臉:“如果效果不如我,肯定是你沒用心。”

新老師:“……我一定用心。”

程蔓不止讓新來的老師旁聽了自己講的課,她也去旁聽了其他幾人講的課。

臨江的家教行業起步於八零年代初,雖然時間不長,但發展很快,從寥寥幾人到競爭激烈不過一兩年光陰。

這裡的競爭激烈,不僅指家長想請到更好的家教,就得砸更多錢,也指學生想拿到更高的課時費,就得拿出更好的教學成績。

而在家教圈中,臨江大學內部競爭尤為激烈。

臨江大學的學生因為有名校光環,當家教起步工資就高,課時費能拿三塊的,基本都是臨江大學出來的。

然而捨得每月花十幾塊給孩子請家教的家長不少,捨得每月花幾十的家長卻沒那麼多,隨著行業發展,當家教的學生越來越多,競爭自然會激烈起來。

可以說,能在家教圈中出頭的人,不僅成績優異,在教學上也基本都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而程蔓找的老師,基本都是家教圈中的頭部。

雖然他們以前只同時教過一名學生,都是第一次帶大班,開始講課前焦慮怯場過,但當他們真的站到講臺上,一個比一個適應得快。

其中講課最穩的非高珍莫屬,然後是李文欣、孫勇等人。

總的來說,程蔓旁觀過的幾個課程都講得不錯,她也沒忘記觀察下面的學生,積極性都還可以,沒有聽得昏昏欲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