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從地上跳起,奔出塔門尋望,只見晨光熹微,而四野茫茫,哪裡還有昨夜那老者的身影?

宇文峙在野地定立良久,直到東方大白,將要日出,忽然思想起昨夜自己醉酒昏睡前的一幕,邁步返身入內。在走到塔門口時,他的步足定住。

一道初升的朝陽,忽然跳入他一側的一口塔眼裡,光瞬間投在對面的一堵塔牆之上。

他記得那裡原是一片空牆,然而此刻,忽然多出一面新畫。

他慢慢向著那畫走去。畫的中央是一劃流水,那水浩浩湯湯,曲折如帶,兩岸煙樹嵐雲,如夢似幻。在流水的洄旋處,江渚的盡頭,一位美麗勝過天人的女子自水面上如芙蕖般緩緩升現。她天衣披身,仙帶飛揚,正足踏雲水,緩緩飛飄而去。在她飛動之時,裙裳帶動一簇簇的水霧,如雲般在她身邊流動迴繞,爭相簇擁吻她裙裾。

她即將遠去,卻正微微回首,面含笑意,一雙似曾相似的明眸,望向畫面的另個方向。那地不見人影,惟江邊一叢煙樹而已。然而觀畫人卻彷彿一眼能夠看到,就在這裡,還有一位依依不捨的道別之人。

塔外朝陽越來越是明燦,終於將這一幅畫完全照亮,光彩奪目,幾攝人魂魄,跟隨入畫。

畫無落款,題跋是幾行小字。

“相逢渚水一笑間,人間何處不高情。”

“仿顧長康古畫,作曹子建之洛神賦,贈予小友。”

宇文峙痴痴望了許久,最後,情不自禁,他整個人慢慢跪倒在了牆前,如膜拜,將臉深深埋在地上,久久,一動不動。

“郡王!郡王!”

此時,外面傳來了一陣雜亂的馬蹄聲和呼喊之聲。黎大祿帶著人終於尋來這裡,衝入,看到這一幕,吃驚不已。

宇文峙從地上慢慢爬了起來,背對著身後眾人,立了片刻,轉頭道:“舅父你照朝廷之令,帶人馬去攻中都!”

他說完,推開眾人,走出塔門離去。

“你要去哪裡?”

黎大祿從驚詫中回神,追上去問道。

“我另有去處。”

他應了一聲,頭也未回,大步而去。

第140章

清晨,一隻青隼高高飛在天空,小如黑點的翔影越過了覆滿積雪的雪峰和峽谷,又飛過一片密佈著白色犛尾軍旗和軍帳的平地,最後飛入圍城,在上空盤旋片刻,朝著一處位於高地的箭樓猛地俯衝而下。

青頭接住青隼,解下縛在鷹爪上的一隻小如手指的竹筒,倒出裡頭的一張小紙條,噔噔噔地飛快衝下樓去,奔向附近的一頂氈帳。

帳外,七八個來自原州的主要將領,後來帶著另支神虎軍舊部前來匯合的何晉以及陳紹、顧十二等人都在。眾人有的就地而坐,有的站在一旁,無人說話,氣氛凝重。

就在片刻之前,他們忽然收到召集令,便都聚了過來,正在等待主將現身。看到青頭從箭樓方向衝來,知又有了訊息,離他最近的陳紹立刻快步迎上。

青頭忙將自己剛收到的紙條遞上。

訊息是圍城前便在外的專用來蒐集訊息的斥候傳來的。

果然如前所料,斥候的回報,證實了此前根據登高瞭望觀察到的敵營動靜而做出的推測。他們迫切想要奪回大徹城打通糧道,在多次攻城無果,被阻擋將近兩個月後,南向已有了從中都繼續調撥人馬前來支援的動靜,預計幾天內將會抵達。

等到圍兵兵力再度增加,到時,等待城內守軍的,必將又是一場艱難的血戰。

而朝廷後方的用兵,卻還是沒有跡象。

“下次!下次一定就是好訊息了!”青頭握拳,衝著眾人高聲喊道。

沒有人回答他。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了帳門之上。

被圍在此快兩個月了。雖然沒再遇到如此前那樣的暴風雪,但天氣越來越冷,昨天又飄起雪,昨夜下半夜才停,今早,地上和山頭上的積雪再高一層。在明年開春雪化之前,東面原州方向是不可能來人和補給了。而城中物資的現狀,卻越來越是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