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青黛 第100節(第1/3頁)
章節報錯
“郎君勿急。公主已著人入宮先去遞過訊息了,還吩咐人,不許擾郎君安眠,睡多久都是無妨。”
雖然她也知今早動身這麼晚,確實不妥,但這是公主的意思。可見她對郎君真的愛護,賀氏對此自然欣慰,又見郎君如此情狀,便出言安慰起他。
裴蕭元穩了穩神,心中的自責之情,絲毫也沒有因為賀氏的話而得到半分減輕。
公主須在大婚的次晨攜駙馬回宮謝恩,這也是婚禮當中的重要一環。明裡暗裡,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看著。今早,一切卻都因他的失誤而搞砸了!
此刻回想昨夜,他仍有幾分身處夢境的感覺,也不知自己究竟是怎的一回事,先是糊里糊塗被她牽了進去,跟上床,還被安排睡在她的裡側,說是他行動不便,方便她上下床照顧。他反對無果,只能聽從。隨後,或許是藥的性力發作,或許是連日來,等待大婚的過程叫他確實感到身心乏累,整個人一直都是繃著的,在起初那一陣因同床帶給他的不適之感過去之後,聽著枕畔那發自她的輕勻的呼吸之聲,他慢慢感到心神寧定。也不知是什麼時候,人墜入了黑甜鄉,一覺醒來,便是這個辰點了!
侍藥的婢女送入藥汁,他著急忙慌地端了起來,仰脖幾口便灌了下去,更未碰托盤裡的一小碟蜜餞,看得婢女目瞪口呆,隨即偷笑不已。
賀氏抬手探向他的額頭,想試他今日體溫,也被他偏頭避開,只見他微笑道:“阿姆放心,我已經不燒了。”
他從十三四歲,略大些起,便不肯再受來自賀氏類似的肢體碰觸了。賀氏早早也習以為常,觀他面容雖還帶著幾分因血氣不足而致的蒼白,但比起昨夜剛暈厥時,確實已是好了不少,更知公主對他極是體貼,今日應會照應好他。搖了搖頭。
此時他著裝也差不多了,只差一隻標記身份的魚袋。小閹人捧來駙馬的緋銀魚袋。賀氏拿起,正要替他系在腰上,裴蕭元已自己接過,一邊胡亂繫上,一邊邁步便朝外行去。
“郎君還沒用早膳!”賀氏在後面叫。
“不餓!”裴蕭元人已大步走了出去。
賀氏雖也心疼他的身體,但見他如此緊趕,只好作罷。
永寧宅內擇作新房的這處所在,便是此前他曾帶著絮雨回來暫住過的紫明院。好似是她自己選定的,只不過將他原本住的隔壁院落也和這邊打通了,拆除隔牆,兩院並作一處,因而地方極是寬軒。此前他為防窺和她的安全考慮,將周圍樹木全都剷除。定了婚期後,短短不過半月功夫,這裡便像是換了個地方,不單花木葳蕤,將近畔原本一口乾涸多年的魚池連同池畔的秋爽亭也圍了進來,放養了幾十尾五彩的大小錦鯉。
裴蕭元經過寢閣外堂裡的那一張窄榻,跨出門,問了聲候立在廊下的婢女,被告知公主就在秋爽亭。他沿院徑匆匆前行,轉過菊圃,腳步微微一頓。
她穿著要入宮去的一條九幅葵黃籠裙,裙下露出一截墨綠色的內錦裙,雙層的裙幅,垂曳至鞋面,披一領香雲色的繡綾秋日披風,人果然立在亭邊池旁,正在看著魚兒爭啄幾片飄落在水面上的菊瓣。楊在恩於亭下候著,看見裴蕭元來,笑喚了聲駙馬。
她也轉頭望來。
陽光落於池面,反照出一片燦燦的水光,投到她的笑面之上,雙眸如秋水般澄明映影。
“你起了?”
她出亭走來,裴蕭元忙迎上去,開口正要為自己誤事賠罪,不料她忽然抬手,向著他的額頭摸來。他如被施咒般,一動不動,任她手背貼來,在他額前停了片刻,拿開,接著,她試了試自己的額溫,目露憂色,微微蹙眉,“好像還是有一點熱。”
“你感覺如何?若人還是發虛……”
不待裴蕭元應,她轉向一旁的楊在恩:“楊內侍,勞你再走一趟,就說我這邊還是不方便,今日就不入宮了,叫陛下勿等。”
楊在恩一聽,想到早上自己入宮時的情景,心裡極是為難。
今晨駙馬沉睡不醒,眼看出發的時辰已經過了,楊在恩便先趕著入宮,代公主向聖人告罪。
他到的時候,聖人正發著怒氣,剛摔了案頭的一隻香爐,衝著老阿爺在罵駙馬無恥,要扒了他皮。老阿爺則在一旁不住低聲勸解,說什麼洞房花燭少年人情難自禁是人之常情之類的話。
楊在恩一聽就明白了,聖人誤會,竟以為駙馬昨夜洞房太過,致公主今早倦怠至此地步,連入宮的時辰也給耽誤了。慌忙進去澄清了一番。
他昨夜只知駙馬暈厥,他去請了太醫來,至於別的內情,他並不知曉,公主更沒和他說。並且在他出發前,也吩咐他,只需和皇帝講,駙馬身體有些不適,故今早需晚些入宮,別的一概勿提,免得聖人憑空擔憂,等她入了宮再說。
公主吩咐了,別事因自己也確實不清楚,皇帝追問,自也不敢亂講。
皇帝聞言便啞了聲,但很快,他又變了一張臉,皺起眉,改和老阿爺抱怨了幾句駙馬無用,苗而不秀,是銀杆蠟槍頭,昨天那樣的日子竟也會身體不適。
皇帝本就喜怒無常,老阿爺不在宮中的十幾年,楊在恩貼身服侍,早就習以為常。但這些話,他回來後在公主面前卻不便提及。
駙馬年長些,自己能否領悟到皇帝今早因誤會而生的怒氣以及隨後對他的不滿,楊在恩並不知曉。但公主這裡,她平日雖聰慧無比,於這方面,卻顯然還是稚嫩得很。對新婚夫婦一早遲遲未能出發一事,她應當完全沒有往這上面去想。
楊在恩心裡只盼駙馬能快些和公主入宮,好壓下此刻怕不已經滿天飛的各種臆想——連皇帝一開始都如此做想,更不用說宮裡其餘那些為等新婚夫婦到來而早早準備著的上下之人了。
他聽公主如此發話,口裡哎哎地應著,拿眼睛不住瞟望駙馬。
幸好駙馬知事,接住他的目光,立刻拒絕提議,催促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