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青黛 第78節(第3/3頁)
章節報錯
“蒼山翠微丹樓耀,寶髻明光動紫霄。
九重天風青女降,玉祚彌昌日月昭。”
“怎樣?師傅你會不會覺得我奉承太過了?”
見裴蕭元低頭看自己的詩,半晌不語,李誨起初的興奮之情慢慢有所降溫,搔了搔耳,略感忐忑地道。
裴蕭元醒神。
他方才走神,實是因李誨的詩,又想起了今晚夜宴中她的樣子。
從知她是公主的第一天起,他便知她身份貴重異常,非他能夠企及。
但,也是直到昨天,在親眼目睹她以公主的儀仗,盛裝現於萬眾中央,他方真正體會到,何謂近在眼前,卻是遠不可及,高不可攀。
撞上李誨帶著幾分羞慚的自省目光,裴蕭元收回思緒,將詩稿遞還給徒弟,微笑道:“沒有。你寫得不錯。她……”
他一頓,改了稱謂,“公主確實猶如神女下界,當得起任何讚頌。”
李誨聞言鬆了口氣,再次歡喜起來,附和著用力點頭:“就是就是。這便罷了,她今夜拒長安令祥瑞說的那一番話,更是說進我的心裡去了!倘我聖朝自內向外,從上到下,那些終日持著象板玉笏的大臣堂官,都能秉抱如此念想,則我聖朝何愁不能昌祚闓揚!我讀書算不得多,但通讀諸多舊史,最大感觸,便是一國一朝,都是朝堂裡頭自己先壞,整個天下才跟著徹底壞了的。而朝堂之所以自壞,往往又起自最上。譬如我前些天讀的梁史,梁朝號稱衣冠萬乘,侯景以區區數千人渡江,竟能致其一朝瓦解!此為遠,拿近的說,景升末年那一場變亂,思之,歸根結底,不也是因老聖人聲色犬馬閉目塞聽,致奸佞掌權,小人起舞,叫如裴公那樣的賢達能臣無用武之地,只能紛紛離朝,最後釀下慘變——”
裴蕭元伸手,將李誨的嘴一把捂住。
“當心入旁人耳!”他看了下左右,低聲吩咐。
李誨方才是有所感悟,加上平日這種話也不能在別人跟前說,心裡憋久了,到了師傅面前,總覺他和旁人不同,一時忘情,便講了一番。此刻被捂住嘴,動彈不得,氣也透不出來,只剩兩隻眼骨碌碌地轉動著。
“徒兒明白。”等嘴巴重獲呼吸,他忙解釋,“方才徒兒只是想說,公主姑姑不止貌若天仙,更是見識不凡,叫我極是欽佩!”
不知為何,因了徒弟的這一句話,裴蕭元心下生出了一種古怪的感覺,他暗暗與有榮焉,然而,當中又摻雜了幾分淡淡的酸澀和失落之感,便如一件原只屬自己私藏的玲瓏珍物,忽然一個眨眼,發現不再屬於他了。非但如此,連此前曾經擁有過的種種回憶,此刻想起,也迷離得不像是真,仿若只剩成一個泡影幻夢。
他不願再久溺當中不能自拔,便轉了話題,說幾句明日出發狩獵的事,忽然又想到她此前曾拜自己託管的郭家少年。經他這些時日的觀察,覺那少年性情穩重,質樸又不失機警,入衛後每日都在刻苦習藝,進步飛速,和李誨年歲也是相仿,作伴頗為合適,便提了一句,說給他安排一名陪騎,接下來狩獵跟隨左右,既作陪伴,也是保護。
李誨從前被寡母薛娘子管教得極是嚴格,自小到大,並沒有什麼玩得來的人,高興應下。
裴蕭元隨即結束師徒敘話,送他回往住處瀛洲宮休息,送到路口,臨分開,見他又望著自己,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便笑問是否還有事。
“也不叫有事……”
李誨遲疑了下,飛快瞧一眼周圍:“師傅,今夜就那麼多家的郎子爭向聖人求親,最後聖人還那樣問話,連宇文世子都出來了,為何師傅你……”
他一頓。
“師傅,你跟我公主姑姑,以前關係不是很好的嗎?”
今夜他看得清清楚楚,聖人問出那一句話的時候,當時宴殿裡偷偷拿眼瞟師傅的,可不止自己一個。結果出來的竟不是他,實在叫李誨大失所望,更是想不明白。
裴蕭元沒想到這徒弟臨走了還來這麼一句話,定了一下,隨即解釋:“誨兒你誤會了。師傅只是機緣巧合之下,比旁人提早知道她身份,為保護公主,才與公主走得近了些,如此而已。”
李誨面露極大失望之色,想了想,有點不甘心,覷著他的臉色,壯著膽子小聲又道:“今晚出來四個人了!我原本想著,要是姑姑能再做我師孃,那該多好……”
裴蕭元和徒弟相對立在通往瀛洲宮的道口,正凝噎無語,忽然此時,附近起了一陣動靜,婦人高高低低的說話和雜笑聲夾著行動裡的環佩玎璫聲,隨了夜風隱隱飄來。他循聲轉面,隱隱望見清榮宮旁曳月樓的前方出來了一群婦人,應是太子妃長公主等人去她那裡訪會,剛出來了。
他不欲被她瞧見自己,立刻道:“你進吧。”
“還有,這種話日後誰面前都不能再說。”
他打發李誨進去,又神色嚴肅地叮嚀了一句。
李誨悶悶應了聲是,向他行了一禮,轉身去了。裴蕭元待徒弟進了宮門,悄然繞開曳月樓,從旁折了段路,離開。
韓克讓言出必行,為了叫他看好的愛將在明日開始的狩獵裡大放異彩為本衛爭光,特意親自出面打點一番,結果便是裴蕭元走了一圈,發現沒有自己可以插手的任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