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自笑宗師,又說當年岳家軍(5600)(第4/4頁)
章節報錯
“以為師的見聞,當今世上能做到這一步的僅有七人,暫且冠以宗師名號,無妨,但十年之後,這樣的人物或許就有十七個人,百年之後,這樣的人物,或許就有一千七百個人。”
“小小一方江湖裡,千人共處的一個境界,又怎麼能夠再稱之為宗師?”
“千年之後,再看今朝,就會發現我們只是剛踏上了山腳而已。”
“登堂入室之說,才是實至名歸。”
這條路繼續走下去,乃至於能將體內體外接觸到的天械,化作一股隨意運轉的元氣,直到周身百骸,都可以依照心中所想,變換天械姿態。
但那也只是一種遙遠的冀望,至少馬鈺覺得,兩三百年之內,是不可能出現這種千變萬化,如鬼如神的高手。
“喔?!”
楊再興聽完馬鈺簡述之後,腦中好似閃過一道電光。
他故鄉那邊的殺氣改造技術,在其他門派的研究之中,其實遠不足以跟先天乾坤功等神魔級別的武學相提並論。
唯獨神霄道的殺氣改造,甚至曾經正面硬撼佘老太君,不落下風。
全真教這些年研究殺氣改造技術時,一直想要破解其中的奧妙,找出為什麼神霄道的技藝,遠遠凌駕在其他人的殺氣改造之上,但卻苦思而不得其法。
有一些幫派想要走偏門手段,探聽神霄道的秘密,多年辛苦,最後也只得到了意味不明的八個字。
“煉精化氣,化腐為金”。
楊再興今日聽了馬鈺關於宗師進階的描述之後,恍然大悟。
那句話的前四個字,恐怕並不是道家所說的“煉精化氣”,而是“鍊金化氣”。
如果能夠弄明白這個世界的宗師之路,也許就能把握到神霄道的核心奧秘。
雖然戰力有差,但論及心境創想等等,此界的一些人物,恐怕也絕不弱於那林靈素。
楊再興沉思之際。
馬鈺口中微嘆了一聲,道:“嶽元帥留下武穆遺書,也是寄望於後世能出一位明君,但如今的臨安朝廷,就算是得到了這武穆遺書,又會否……唉,不提了。”
他將那幾本書合上,遞給楊再興,“楊小兄弟,若不是你的話,只怕這幾本書便要落在那些賊人手中,於情於理都該由你保管。”
“況且你也最為年輕,或許有生之年,你能見到一位大宋的明君,那時,再用這本書大行其事吧。”
馬鈺心中暗想,金國大太子還有這武穆遺書的事情,就都攬在全真教身上,他們師兄弟幾人,儘快返回終南,不要牽連了這位楊小兄弟。
到時縱然大軍圍山,縱然那“金燕神鷹”親赴重陽宮,終歸不過是做過一場。
出家人本該追求道脈存續,卻也不能負了道義,馬鈺做出這個決定,心中頗為沉重,更覺得手中這幾本書重於泰山。
卻見楊再興一隻手就隨意的接了過去。
“明君?”
他輕敲封面,“就你們這裡的大宋,躲去了臨安那群姓趙的,也配要我空耗青春?”
馬鈺不解道:“你這是何意?”
十六歲的楊再興平平淡淡,卻無比認真的說道:“從來到這裡的第一天開始,我早就想這麼說了。”
“那些姓趙的不行,我們自己上啊。”
我上我也行,我肯定比他們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