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無邊靈臺諸界集,凌雲壯志自修矜(第2/3頁)
章節報錯
“我教你兵法,練你智謀,你也確實長進不小,只是每到了一些關鍵的時候,反而有些進退失措。”
“我且問你,你隨我過江有什麼用處,你是武功比我高,還是智計比我深,又或是比我更瞭解鐵掌幫?你若走了,這幾年辛苦拉扯出來的上千弟兄,又該如何?”
這位曾經的鐵掌幫長老,看起來不過是年過四十,一身的書卷氣,頭頂方巾,樣貌清癯,縱然帶著護腕做了勁裝打扮,訓起人來的時候,還是一種私塾先生的感覺。
楊安國不敢反駁,訥訥的應著。
龐負嶽緩了一緩,道:“我看金國雄心日衰,遠不如六十年前,驕橫之氣卻更勝當年,舉國上下的風氣都是如此,不出五十年,或有滅國之象。”
“山東各州地大物博,你既然胸懷壯志,更應該好生經營,伺機而舉。不該因小失大!”
楊安國轉念一想。他這幾年結交的上千名弟兄之中,已經有兩百多個在龐負嶽的指點之下,裝入了天械,越發驕傲,酒後總有三兩句話,嚷嚷著要刺殺狗官,尋個快意。
這般人心浮動,如果他待在這裡還能安撫得住,若是他走了,只怕不久之後,這夥人就要動手。
然而金國軍卒號稱百萬,又哪裡是現在他們這一點人就能撼動的……
楊安國念及此處,冷汗津津,對龐負嶽的訓示萬分心服,道:“但師父當年孤身而來,如今又孤身而去,弟子豈能心安,總該有人照料,不如我讓李全兄弟陪同?”
李全天生力大如牛,十七歲時就打造了一杆鐵矛,六十斤的兵器揮舞如輪,引以為附近數縣勇力第一,沾沾自喜。
當時龐負嶽初來乍到,李全不肯服他,見他身材單薄,就叫他舉起那鐵矛試試。
龐負嶽如見小兒玩鬧,微笑以應,單手舉起鐵矛,一抖之下,竟然讓鐵矛如同軟鞭一般,首尾相連,形同一環。
一剎那間,長矛再度挺直時,空中如同響了一聲炸雷。
從那以後,李全對龐負嶽言聽計從,奉如親父。
龐負嶽卻又搖頭,猶疑了片刻,笑道:“讓四娘跟我走一遭吧。”
楊安國一聽,笑道:“對了,還有妙真。”
四娘妙真是楊安國的妹妹,年紀雖小,卻膽大心細,尤其是武學上的天資,叫龐負嶽讚不絕口。
昔日楊安國和李全裝入天械之後,滿腹新奇,見到什麼都想炫耀一番力氣,就各自舉起石磨石鎖,焚燈繼晝,演練不休。
楊四娘嫌他們吵鬧,擾得鄰里不得安寧,以純然少女血肉之身,拿一根竹竿,就把他們兩個挑進了池塘。
數月前,她裝入將軍踵之後,也在夜裡拿竹竿擊樹穿石,楊安國和李全一起去勸,拿出自己的前車之鑑笑她,又被她一竿子掃進池塘裡。
她聽說能跟師父一同去江南,轉瞬之間就給自己裝了個小包袱,拿竹竿挑著要出門。
楊安國在旁邊看著,怨道:“四娘就這麼想離家?去年楊九夏的妹子出嫁,不捨她哥哥,哭得淚眼漣漣,哪像你這麼快活!”
楊四娘笑得眉眼彎彎:“我又不是去嫁人。”
“哼。”楊安國掏出一包碎銀塞給她,“你估計只帶了幾件平日裡戲耍的小玩意兒,卻不知道這錢才是最緊要的,出門在外,也不要短了自己的吃穿。到了江南更要小心,這個世道,哪兒都有歹人……”
楊四娘忍了他足足一刻,聽他還在絮絮叨叨,就將自己的小包裹往他那邊一送,道:“哥,你摸一把。”
楊安國依言摸了一把,只覺摸到不少圓圓的東西,還有一些小元寶似的,便驚訝道:“都是錢,你哪來這麼多錢?”
“呵呵。”楊四娘得意道,“龐師耐心不佳,對你和李全以外的那些哥哥們,指點幾回,便只會叫他們自己去練。哪有我這麼細緻……”
“你教他們練槍!”楊安國想了想好像也沒什麼不妥,卻又驚醒,“不對,他們都是我的兄弟,也是你的兄長,你還收錢?”
楊四娘趁他錯愕之時,已笑著逃出去了,只遠遠回了一聲。
“哥,小妹不在的時候,你可別偷偷哭鼻子呀。”
楊安國站在門外,瞧見左鄰右舍都有人向他看來,不禁麵皮臊紅,啐了一口:“小丫頭胡說。”
他瞧楊四娘蹦蹦跳跳,已經遠了,心中暗道:此去,要平安啊!
楊安國只求他們別遇到泰興很手辣的土匪強盜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