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森羅永珍,歷史盡頭(8200)(第3/6頁)
章節報錯
其中也夾雜著一些關於“摩訶無量”之招的歷史場景。
眾多巨幅的光影,被磅礴的霧氣裹挾著,向著各個方向沖刷開來。
“原來你是這麼想的,看來是審美觀的不同。大就是美,一就是全。讓武功佔據所有人的思維,用最激烈的速度發展到最大的程度,這才是咱們練武之人,對武功最好的回報啊。”
大須彌的身影,在迷霧的亂流之中旋轉著,一拳隨身橫掃過來。
“觀念不同也沒關係,反正我們兩個現在有一點,是絕對一致的……”
“看打!”
紫色的刀光,對著那個橫掃過來的手臂斬切過去,那霸道剛猛的拳頭卻忽然一張,千千百百的手掌,柔軟著從那一條手臂的末端,鋪陳出來,幾乎不分先後的按在刀罡的各處。
將刀身表面的罡氣震碎,拍在刀身之上。
方雲漢見到了一個招式的複雜程度,完全不比他遜色的人。
那一手之間,至少展露出四百種以上的掌法造詣,甚至包含著各種接發暗器、隔空攝取的路數。
這才能以繁破剛,降低方雲漢這一刀的速度,瓦解這一刀的殺傷。
而那一隻手,與刀身真正一接觸之後,卻又是白駒過隙,淺嘗輒止,浮光掠影,一觸即分。
翻手之間,又是數百種與之前截然不同的招意,如同層層疊疊鋪展開來的孔雀尾羽。
手掌的根部紋理、虛握的拳眼,便是孔雀尾羽上,一個又一個眼睛形狀的紋路。
這是大須彌自己的拳法。
當年的徐福,不過滿足於做二十諸天的主人,他自認為帝釋天,不與超脫世間的佛陀相較。
其實也是因為在他的生涯之中,曾與達摩相遇,險些被一拳打死,所以就算是在達摩老死了之後,他也會下意識地避開佛這個字眼。
大須彌就全然沒有這種心靈上的陰影,他也不以佛為名,卻是因為自認與佛陀道路不同。
比起萬般忍讓、寂靜涅槃的佛陀,他更中意的是佛門傳入中土後,中原一些文人流傳的故事之中,連佛也能一口吞吃的孔雀。
他的招法,就叫孔雀王拳。
這一拳與方雲漢單掌一拼,刷了一下,便將他左手的袖子撕掉了一半,整個手肘以下的部位,內含的功法元氣、經脈實質,都好像要被這一拳給刷走。
但大須彌實際上並沒有佔到便宜,他手心裡捏過來一團元氣和功法的碎片,掌心一凹,便將元氣和功法脈絡的碎片吞噬下去,小臂的位置,卻炸開一蓬血霧。
正是被方雲漢的指力掃過,面板血肉,現出了幾道如琵琶弦的裂痕。
方元漢的左臂如鞭子般一甩,新的元氣就向著手肘以下,貫徹而去,將缺失的部分補全,左手五指已經柔雲順水,自然而然的搭上了刀柄的末端,右手則握在刀柄的前段。
雙手持刀,殺火暴漲!
紫白交織的明光,從兩人交戰的地方,一道道飛射出去,斬切周圍萬丈之地。
不知多少迷霧浪頭,被一刀切斷。
大須彌在接招的同時,狂退、暴退。
無論是孔雀王拳還是八百萬神道歸一拳,面對全力全開的方雲漢,都是在第一時間就落了下風。
大須彌一生所學,任何繁複的、剛猛的、攻擊性的招式,面對那刀中有劍,劍中有氣,氣發如印,印刀合一,四象風雨,雷火元磁,混合不休的功法,都會在轟然碰撞之後,無比慘烈的被破去。
如同春秋大刀破翡翠,漫天玉屑亂如雨。
往往要面對十刀之後,大須彌才能夠獲得一個短暫時機,反抄而入,阻礙對方招法的運轉,擊實小臂或手腕,為自己爭得更多的遊走餘地。
但是在此過程之中,他身上也已經添了許多刀痕,每一處刀痕,都沒有鮮血流出,只有亮閃閃的紫白光焰,持續灼烤他的神志,摧毀他的元氣根基。
若以現實來比較,他們兩個人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已經移動追擊了上百公里的距離。
方雲漢接近勝利的氣焰,在持續的高漲,不斷的攀升,但始終只是接近,而無法真正觸及這場戰鬥的勝利結局。
他的意志恢宏大氣的揮灑著,配合手中的刀光,一次又一次的爆發,心中卻不免升起一些古怪的情緒。
他能夠察覺到,大須彌也在戰鬥之中進步,而且進步的速度,竟然比現在的他更快。
當年那些強敵面對方雲漢的時候是什麼心情,現在方雲漢自己,終於也有所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