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前兆(4800)(第1/4頁)
章節報錯
神嫉劍爐。
是一座高達七丈,二十多米的大鐵爐,看起來,幾乎像是一座形狀奇異的宮殿。
這座爐子,位於一片荒土平原之間,周遭本是寸草不生,連泥土都呈現出一種近似於鐵鏽的顏色。
鐵爐周圍三百米以內,插滿了各式各樣的長劍。
這些都是來自劍宗和拜劍山莊,多年以來積存的,被遺棄的劍。
有些是因為鑄造的過程中出現紕漏,鑄造出的成品不合人用,但是材料和工藝上,又有一些難以複製的獨到之處,所以就被束之高閣。
還有一些,則是因為在江湖上闖蕩一段時間之後,失去了自己原本的主人,就被劍宗專門訓練出來的一批拾劍人尋回。
有風吹過的時候,一些較為纖長的劍刃,就在風中發出嗚嗚之聲,猶如鬼物的悲鳴,將這一片荒野的氛圍,帶入了近似於墳冢的狀態。
這也是劍宗鑄劍秘法中的一環,名為“冢宰”。
當初劍宗為了鑄就真正的絕世好劍,所施用的秘法,不下於四十九種。
其餘四十八個環節,雖然不像這些棄劍一樣,處於肉眼可見的環境之中。
但淬火、煉水、爐泥、劍模,等等等等,每一個隱秘的環節所付出的代價,都不下於這一萬兩千柄寶劍所代表的價值,甚至猶有過之。
而在這片棄劍之地的外圍,是十年以來把守此處的劍宗弟子及鑄劍師,所住的一些屋舍。
劍宗門人,大多痴心於劍,願意守在這裡的,更屬於其中的精銳,不在乎平時的生活享受。
所以那些只是用尋常竹木製作成的屋子,經過十年的風霜,已經顯得有些簡陋,而在這一片屋子的更外圍。
便是劍宗為這次“開爐大會”特意建造的賓客住所。
一丈見方的碩大石材,被從遙遠的地方運過來,一塊一塊的嵌入荒土之中,夯成地基。
地基之上,豎起名貴的木料,手法最巧妙的匠人,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就構建起了一片宮殿群似的建築。
宮閣樓宇,起起伏伏,長廊相連,環繞如圓,將整個棄劍之地,囊括其中。
然後又有無數新鮮珍稀的食材,被運入這一片宮殿群裡,等待著供給賓客們的三餐飲食。
在這一個月裡面,劍宗在這片地方所花費的銀錢,已經不下於三百萬兩雪花紋銀。
這樣的一筆巨資,即使是放在蘇杭之地,如果歸於一家的話,也勉勉強強可以稱得上有“半城之富”。
但對於整個劍宗來說,也只是九牛一毛,不值一哂。
神州大地上,當前有四大巨頭。
劍宗是從西南之地起勢,橫跨沙漠,西域諸國名義上都臣服於這一宗門,甚至就連遙遠的波斯,也供奉著劍宗的一系長老。
天下會則是雄踞著整個天山山脈,又跨海而去,與羅剎國等海外國度也有所接觸。
無雙城的勢力範圍雖然要小不少,但是核心層面的武力水準,比之前二者,也不遑多讓。
這三大勢力麾下,都是有武將,也有文臣,各項事務都能處理的井井有條,只不過沒有采取正式的官名罷了。
他們的幫規、城規、宗門法度,權威之處不下於朝廷律法,在他們的統轄範圍內,賑災、賦稅等等,也都是由他們自己處理。
中原皇朝的勢力比之百年前,其實不但沒有縮減,反而有所擴張,但也不過是與這三者持平。
海外、荒漠彼端的諸多國度,雖然在武功上沒有太多值得在意的地方,但是物資非常豐富,富庶之處,不下於中原膏腴之地。
近百年來,神州大地上的武道爭伐,太過劇烈,不知道多少人懷著寧為雞頭、不做鳳尾的想法,憑著一身武功遠渡而去,散佈蒼天之下,四海之外。
有這些人作為先行者,到了最近這些年裡,神州四大巨頭,透過遠航貿易帶來的利潤,簡直可以說是金山銀山,揮霍不盡。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真正帶領劍宗從人手稀少的隱世宗門,發展到這種顯赫程度的,正是劍慧、破軍,這對父子。
當年,劍慧武功有成,按照劍宗歷代的規矩,出門行走武林,看看世間有沒有少年英才,可以吸收到劍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