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條刀氣,都像是在從血色的粘稠沼澤之中向上方躍遷,要飛躍到空氣之中,奪得自在的一個空間。

魚躍大海,萬物天性。

這可以說是勢不可擋的一刀。

更可怕的是。

每一條刀氣,落在方雲漢眼睛裡面的時候,都好像在講述一套完全不同的刀法。

上古之時的魔宗,其實原本只是一群無法無天,不喜歡受到任何拘束的高手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團體。

那些人原本都可以稱作魔宗的祖師,只不過,當時武道體系還沒有完善,就算是練到一個時代的巔峰,也無法做到真正的長生。

隨著歲月流轉,加上他們這一幫人特別容易招來其他正經高手的圍攻,最初的一批魔宗成員,只剩下一個。

這個人原本並不是那一批人中最強的一個,但卻是最善於學習、進步最快的一個,他整理了所有從前同伴的功法,更與其他正道、旁門有所交流,共同樹立了四大境界的武道體系。

就算是再怎麼看不慣他,也無人能夠否認他一代曠古絕今大宗師的地位。

魔宗,彷彿就這樣應運而生。

而這位祖師的追隨者,經過多年的廝殺,競爭,吞併,消亡,最終穩定成六個分支。

即是——七殺,折戟,木嬰,沉沙,豔塗,四時千山。

而這六脈之中,又以四時千山一脈最為特殊。

這一脈是最先獨立出來的,因為當時有一個魔宗高手聲稱,拜入他門下,就只准修煉一門功法,練了別的功法,就不算是他的門人。

這樣一來,所有隻練他這套功法的人,自然而然的,就在整個魔宗裡面劃出了一個小圈子,與其他人涇渭分明。

而在四時千山徹底獨立出來,各種門規制度全部成型之後,這個“只許練一種武功”的誡條,還是牢牢的壓在所有門人的頭上。

從剛入門的弟子,到入門兩三百年的長老,甚至就連他們的歷代掌門,練的也都是這套武功。

——《化外刀譜》。

這本秘籍之中,一共有一百八十九幅圖畫,三千九百八十一個字,按照他們的門規,還有一個“既增必有減”的說法。

就是說,歷代的弟子、長老、掌門,一旦對這門功法有了新的領悟,想要在其中新增一些招式,增加一些註解。

想添上去幾個字,就必須,在原本的秘籍之中,找出對等數量的文字,一筆刪除。

要讓圖畫和文字的數量,始終保持在初代掌門手中傳下來的那一刻。

而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感悟寫在秘籍上,或者自己寫的感悟,不能得到其他所有人的認可,那麼,這一份感悟,也不被允許傳給其他任何弟子,只能自己帶進棺材。

在一部分人看來,這是因為他們的初代掌門太過自傲,自大,狂妄,而且又固執,簡直不思進取到了一個極限。

但是偏偏就是這樣的一個門派,每隔五百年,必定有一位第四大境的高手出世。

所謂的固步自封,不許新增,其實是一種極致的精煉。

四時千山一脈,歷代以來不知道收下了多少聰明人。

從他們踏入武道門戶的那一刻開始,所有人的視角,全部都緊盯著這一套功法。

任何一點精力,都不能分在別人的感悟上,不能分在其他武功路數里。

這本刀譜,就像是世界上最頑固的一塊鐵礦石,每時每刻,都在接受千百個視角的審視、錘鍊。

單純從招法的層次來說,這本刀譜,就像是世界上的人用的最多的一招馬步衝拳,你不能說他是完美的,但你也絕對說不出他到底哪裡有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