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哪種心思看如今(5000)(第1/3頁)
章節報錯
“應該不會吧。”公孫儀人回答道,“劉道長身為長者,心性自然要更穩固一些,即使真的是那樣的情況,也不至於悲傷太過才是。”
方雲漢望著那個洞穴,說道:“可能吧。只是,之前閒聊的時候就能看出來,他對自己的宗門具有極深的感情。平時好像不那麼軟弱,足夠堅強的人,真到了失去之際,所受到的打擊往往會遠超過自己的預料。”
他說這話的時候,語調有一些不同於尋常的沉緩,似有所指,又似是而非。
身上略顯單薄的衣裙,被風吹的飄拂向後,公孫儀人同樣看著斷崖對面的那座山洞,清柔的眼睛壓的狹長了一些,淺聲道:“怎麼說的好像你在失去這方面很有經驗一樣?”
“如果書中的故事也算是經驗的話,那我應該算是經驗豐富吧。”
方雲漢笑了笑,說道,“我曾在書裡,看到過一個印象很深的節段。”
“說的是有這樣一個人。他所生活的年代,是前所未有的繁華盛世,每一天都有無窮新奇的事物在湧現,他所生存的國度,也是放眼天下最安全的地方。”
“所以,這個人得以無憂無慮的長大。在成年之前,他最大的煩惱,只不過是覺得自己少生了兩雙眼睛,少長了幾隻手掌,一天之內看不了,玩不了更多好玩的東西。”
“然後……”方雲漢的聲音到這裡,變得很輕,吐字的時候幾乎會被風聲壓過,“這人在他最愛玩,最會玩,最充實,最放肆的年紀,失去了他的父母。”
劉青山對他自己的故鄉,一直有一種很強的自豪感,用一個極繁華的年代,與劉青山記憶中的時代相對比,沒什麼問題。
只是,用一個少年人失去父母,來類比一個老道士失去同門,似乎就不那麼恰當。
公孫儀人眸光轉了轉,沒有指出這一點,反而順著方雲漢的話茬說道:“那這個年輕人自殺了?”
“那倒也沒有,但可能確實有過那麼一點念頭吧。”
方雲漢嘆了口氣,“因為無可捉摸的病魔,一下子就失去了父母至親。那個年輕人後來處理了家產,遠離了自己的故鄉,在餘生之中,一直遊蕩于山野之間。”
“很難說,他到底是為什麼做出那些選擇,也許是因為領悟到了生命的無常,所以想要用餘生體會更多精彩與壯麗,拋棄平常生活,去不計代價的追求驚險的快感。”
“最後,他當然是死了。”
方雲漢的目光,一直沒有偏離對面那個新開鑿出來的洞口,但是話題卻逐漸有些偏了。
說完了那個死字之後,他沉默了片刻,公孫儀人也就一直等著,直到他換了一種玩笑的口吻,說道:“假如這個人能有機會開始另一段人生,你覺得他該是繼續追求那危險的精彩比較好,還是應該安分一點,珍視自己,平平淡淡的活著?”
問題說出來,就是想從別人那裡得到一個答案。
可這段話一出口,方雲漢就緊緊的皺起眉來,有些不滿的低頭用指節敲了一下自己眉心,低聲罵道:“算了,什麼亂七八糟的問題,太矯情……”
“你為什麼覺得危險和精彩,一定要是繫結在一起的呢?”
公孫儀人打斷了方雲漢的話,語氣平淡的反問了一句,道,“這世上,不是每個行業,每個人的生活,都必須去面對那些非常明顯的危險的。但是難道不危險的行業裡,就沒有精彩的人生嗎?”
她的語速不快,只是一句一句的,這麼接下來,氣意連貫,就叫人有一種很難插上話的感覺,“大齊開國年間,有人出生富貴之家,善於制琴。他一生結交樂師,求購奇木,除了每個人都有的正常患病經歷外,從沒有遇到過什麼生死危機。”
“可他雪中為新友讓車,山中為知音砸琴等逸聞,流傳數百年,與他有關的傳世樂章不下四十篇,留琴人間七十有餘,這個人的人生,算不算精彩?”
方雲漢點頭:“自然精彩。”
公孫儀人繼續說道:“這個人或許還屬於特例,因為遍觀大齊史冊,像他這樣的人也不多。那還有一些平凡人的人生。一百五十年前,北漠於北境作亂,不但佔據原屬於大齊的數縣之地,更侵擾周邊,為禍甚廣。許多人家不堪其擾,拖家帶口遷往遠處,當時東海一帶較為安寧,就有千戶人家,從水路旱路,遷至東海沿岸居住。”
“其中,有一戶人家姓岳,又有一戶人家複姓公孫。”
聽到這裡,方雲漢哪還不知道她說的是誰家的故事,不由得側目看去。
今日穿了一身水綠色束腰武服的公孫儀人,在滿地雪花反照的光芒裡,襯的面上面板瓷白,側臉眼角溫軟,神靜氣和的說著家中流傳的過往。
“那兩戶人家的老爺子、老夫人,一生中沒有太多值得旁人稱頌的事情。但是他們背井離鄉,在那個混亂的年代裡,尋得一隅之地,白身打拼,終於又有了自己的房屋,有了一門手藝,達成吃飽穿暖的指望,到年老的時候,有子孫陪在身邊,知道自己的後代會過得更好,便能笑著走完餘生。他們的人生,值不得一句精彩嗎?”
“當然值得。”方雲漢的回答之中,夾著些嘆息,“他們都值得。你說的對,危險和精彩並不能算是等同的。只是,一朝踏入了武學的門檻,武人的壯闊,總跟危險分不開了吧。”
“那也要看,是必須赴險才能獲得快樂,還是在追逐無意義的危險。”
公孫儀人偏頭看著方雲漢,豎起右手,左手手指點著右手小臂的一個位置,潤寒的睫毛眨了眨,道,“為了看到更上層的風景,我願意主動追尋生死之間的戰鬥。但如果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我是傻了才會主動去把自己砍得滿身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