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中土的悠閒帝皇(5400)(第4/4頁)
章節報錯
只是,如果想要進入第三大境,那就必須要把前兩個境界全部練到巔峰。
使以十二正經為主的人體氣血,和以奇經八脈為主的真氣內力,足夠強盛又平衡,一同超出界限,融為一體。
這樣一來,內力就可以直接用來修補肉體上的損傷,就算平時察覺不到的一些暗傷隱疾,也會在力量流轉時,自然的恢復到最健康的狀態。
達到這第三大境後,只要不是功力被禁或者心臟大腦被擊破,那麼其他任何傷勢,都屬於可恢復的範疇。
而更關鍵的是,因為身體可以時刻保持在最具活力的狀態,也打破了人體原有的壽命大限。可以活到三百甚至四百歲以上。
踏足長生,遠離死垢,這才是“生死玄關”境界的真意。
“長生啊!光是這一點,若是傳揚出去,就能夠為無數人提供練武的動力了吧。”
方雲漢拈了一個醃漬的酸梅,丟進嘴裡,又翻開一頁。
雖然有些感慨,但他自認年輕,沒有在長生這方面糾結太多。而是把關注點放在了這篇序章的其他細節上。
這序章中所說的,或許只是某個武道體系中的常識,但是對行走在其他武學體系中的方雲漢來說,卻不吝於見到一方新天地的基石。
某些句子足夠讓他細細品讀,頗多啟發。
比如其中對於真氣滋生的理解,是解釋為,用入定吐納的方式,催眠肉身本能,把原本人體各部在日常生活中冗餘、散失的“氣”,以另一種方式聚攏起來,積攢提純,而成“真氣”。
光是這段,就令從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方雲漢,有些許茅塞頓開的感覺。
而最有意思的,當屬這五頁序章末尾處的一段,關於天地之橋的描述。
按照那段描述,在武道發展的漫長歲月中,感知越發敏銳、野心愈發廣闊的武人們,深覺天地間存在許多有形無形的力量。
如潮汐雷火等,是較為明顯的“力”,而還有日月星光、磁石相吸、將萬物束縛在地面的力、令雲煙可以上升的力、月相與潮汐的相互影響等等,更幽微難測的“力”。
這些天地之力,創造了無數瑰奇壯麗的景象。
有感於此,先賢們就試圖以武學去探索、駕馭這“天地之力”。
他們嘗試著把對於天地之力的感知能力,穩定下來,形成一種穩定的渠道,就像是人的口鼻可以呼吸、人的腸胃可以消化那樣,把天地之力,變成人體理所當然就能運用的東西。
這個渠道就被稱作天地之橋。
“天意四象訣和翡翠娃娃神功,能借用雷霆地火之力,好像就具備些微天地之橋境界的特徵。”
“不過,只有運使絕招時才能曇花一現的狀態,跟把天地之力當成空氣一樣時刻享用,這兩者之間,相差還是很遠啊!”
方雲漢合上劍譜,手肘放在桌面上,雙手十指交叉,手背撐著下巴,細細思考,“按照這一套理論,想要步入天地之橋,首先要精氣神達到非常協調熾盛的狀態。就是以生死玄關為前提。以我現在的內力,跟生死玄關境界的描述也差不多,但是我卻沒能踏入生死玄關。”
這顯然是因為內力和氣血的強度不平衡。
雖然方雲漢的肉身也已經達到換血的境界,但是他的內力卻比換血境的氣血強了太多,根本不可能依照《朝露劍法》的方式,按部就班的令兩者平衡交融。
“假如我也想要獲取生死玄關的好處,恐怕不能用常規方式。”
他想起了鐵膽神侯。
其實鐵膽神侯最後的狀態,也算是無師自通,用另一種途徑達成了生死玄關,而且戰鬥方面,要比一般初入生死玄關的武者更強。
但是,那套用吸功大法把自己吸死再吸活的說辭,實在是充斥著神棍的風格,不具備多少借鑑的價值。
方雲漢在沉思之中忘了時辰,直到有陳府的侍者過來通報。
“方先生,外面有人來拜訪,說是一個姓龍,還有一個,自稱是曾得您傳經的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