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山田局長不常接觸腦窺操作,但是,他的心機反應,依然靈活多變呀!

作為局長,他不能時時坐在電腦前,去腦窺某個人的思維活動。

諾大的一個分局,擁有上萬人員,各種行政與後勤事務,等待著他處理。

假如,腦窺目標人的事情,也需要局長親自操作,真會累死他。

關鍵是,局長都親自操作腦窺的工作了,還需要一個專業的技術監聽監控科嗎?

等於是,可斯維爾科長領導下的腦窺監控科,顯得無所事事了。

明顯是,就是一種絕對的諷刺。

所以,瓦國情報系統裡,分工還是比較明確。

瓦國情報局裡,只有高飛領導下的監聽監控處,具體負責全系統的腦窺監控工作。

餘外的部門,各有其責。

烏達局長負責全面工作。

實際上,烏達局長和瓦城情報分局的山田局長一樣。

在瓦國情報系統裡,主抓行政和後勤權力。

等於是,抓住了人事權和財政權力。

高飛則是,緊緊地抓住了最最關鍵的腦窺權力。

等於是,整個瓦國的技術資源,都被高飛抓在手心裡。

在腦窺技術手段一統天下的狀態下,高飛和他的技術監聽監控系統,便顯露出不一樣的威力了。

起碼,超越了烏達局長的人事與財政權力。

實際上,任何時期,任何單位裡,人事與財政權力,屬於最最重要的權力資源。

技術監聽權力,原本不重要,因為掌握到許多人的隱私,便顯得重要了。

尤其是,高飛和監控手下們,在長時期的腦窺手段鬥爭中,逐漸演練出一整套的腦窺技術控制戰術。

他們使用這種技術手段,牢牢地控制住各個部門各個環節中的人事。

透過這種控制手段,漸漸滲透到瓦國情報系統的上上下下環節中。

直到最終,間接地控制了人事與財政權力。

所以,瓦國情報系統裡,表面上,烏達局長控制著人事與財政權力。

貌似一手遮天的權力狀態。

實際上,烏達局長的人事和財政權力,已經被高飛和手下們架空轉移了。

就是說,關於瓦國情報系統內的人事變動,財政撥款之類的事情上。

高飛和腦窺手下們,才是最終的決定者。

就這樣,烏達局長的權力被高飛等人架空了。

僅僅是,烏達局長一直矇在鼓裡,臨到死,也會認為,自己就是瓦國情報系統裡的一把大哥。

實際上,烏達局長不是什麼了。

他只是一個可憐的替死鬼而已。

目前,即便是,烏達局長想死,整個瓦國情報口的特工們,也不會讓他輕易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