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荒城2(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一年荒城遇澇,莊稼連片病死,大人們自身難保,小孩個個餓的兩眼冒光,不少孩子偷偷吃過此物,此後竟接連患上奇病,有的腦袋變形變異,腫脹過度,有的再也沒有長高過,還有的活著活著,突然就死掉了。
陰溝裡的小泥蟹,成了一種比瘟疫還可怕的東西,孩子們總對之避恐不及。
翠晴的阿孃吃過。
據阿孃說,那年夏天,她也是餓極了,餓到身體輕飄飄的,感覺四周全是巨光……
阿孃對飢餓的回憶,是她對童年惟一的回憶。
那年阿孃五歲,外婆將她背到苞谷山上,擱進尖頂草棚裡,交代她照看苞谷,以免被猴子偷光。
外婆走時只留給她兩片竹塊,若見到野鳥或野猴前來,要用力拍響,好將它們嚇跑。
開始幾天,外婆還日日前來送飯,後來變成三天一次,每次多帶些乾糧,再後來,阿孃也記不清外婆到底有幾日沒來了,餓得兩手發顫的時候,她倒在了泥地上。
肚子先是酸過,難後是疼,疼到最後就成了乏力,躺在一處便一動也不想動,也不管手裡摸著的是什麼,只麻木地往口裡送,這才漸漸甦醒過來。
那天下午,阿孃吞下了一整塊泥土,吃了一隻蝸牛,一片蛤蟆草、一隻蚱蜢和一隻泥蟹。
甫將泥蟹送入,只覺得又疼又鹹又腥,緊接著是甘美的甜與香,一下擊中她的腦袋,抬手一看,小泥蟹鉗破了她的右手食指,她本能的吮了一口自己的血液,口裡的泥沙味登時就淡了不少。
她堅強地活了下來,多虧了泥蟹與嫩苞谷。
苞谷成熟後,外婆總算想起還在山上的她,又像上山時那樣揹著她下了山。
那一年苞谷收成很好,但因為每家每戶的收成都很好,仍舊賣不出價,阿孃家裡還是很窮,而么舅已經會走路了。
阿孃偷吃過小泥蟹的事,從未向外婆吐露。
而外婆把阿孃遺忘在苞谷山上的事,就像那次的遺忘一樣,從未承認有過。
路過一叢野薄荷,嶄新的嫩葉在河風裡飄飄擺擺,翠晴伸手摺斷一截,塞進嘴裡嚼巴,味道衝,又帶著熟悉的香甜,是家鄉的滋味沒錯,她微微一笑,繼續朝前走。
不論是鐵線蕨,還是小泥蟹,傳說都不準確,都更像是大人為了嚇唬小孩而瞎編的故事。
可無論真假,都不影響它們在這個荒謬的城池裡流傳了一代又一代。
受傳說庇佑,這裡的孩子很少敢在夜裡上山,怕吸血蟲,更不敢私自下水,怕變醜或長不大,總歸替大人們省了不少心。
一條黑色蚯蚓蠕行在道中央,爬得像蛇,無人敢踩。
在荒城,百蛇受人敬仰。
一整年的光景,大小蛇類全部豢養在蛇神祠裡,由蛇倌照料,唯到爬蛇節才能出來。
那些蛇倌要麼身帶殘疾,要麼是犯過罪行的人,在城中並不體面。
而同樣來自蛇神祠,與面容神秘的蛇倌相比,抬像人卻要威風凜凜的多。
抬像人共有八名,每一年都由祠主持親自選定,要求必須身強力壯,無病無疾。
到了節慶那一天,由他們將巨蛇神的神相從祠中抬出,再請上神轎,在鑼鼓喧天中,百蛇開道,八位抬像人威風凜凜的搖晃著威風凜凜的神像四下游行,熱鬧夠了,才將神像送回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