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士氣大振(第2/2頁)
章節報錯
蕭瑀不敢再從大唐調集更多的漢人兵馬過來,因為他知道這裡邊不簡單,一個不好分分鐘就會導致大麻煩,而且是接踵而來,不過……
現在兵源的問題,已經算是有所緩解,因此蕭瑀自然也安排了別的配置……那便是戰船。
人不好搞,但戰船還是能搞搞的!
至於人的問題,蕭瑀也不是不肯花錢之人,或者毋寧說……蕭氏能有今日之盛況,正是因為捨得花錢!
帖子不消多時便傳遍了天下海商,自然也傳到了阿非利加之地。
因此頃刻眨眼之間,不過半月之間,蕭瑀和阿絲敏的營寨都開始接受“崑崙奴”。因為這個時期,大唐的造船技術即便撇開李盛的技術注入,實際上也相當發達,樓船在戰國時期發明,歷經漫長歲月之後到了如今,已經和後世影視劇裡的想象道具都沒多大差別,甚至還要大的多。
這運載能力,從兩處營寨開始接收崑崙奴始,不到數日便分別有了上千人規模。
一直到了這種程度,蕭瑀和阿絲敏才交換意見一致決定發帖子給往來海商,減小交易規模。
這筆錢自然是不少,不過首先蕭瑀本身就資本實力雄厚,不差這點。
而阿絲敏方面……則是她親自手寫一封書信送給朝廷,隨後才申請到了銀子。而這,發生在阿絲敏決定招募崑崙奴之後……
這種決策,相當於便是先斬後奏。
不過阿絲敏這行為,竟也沒有招致杭州方面責問,只是李盛叫自己不要急躁,先送來了一批資金,隨後又叮囑少招募一些,後續的人馬是可以由大唐派遣出來的。
阿絲敏,自然不明白李盛的真實用意……無論什麼計策,經略,謀劃,最終的目的,只是讓漢人的足跡遍及天下而已。
不過這麼一來,總之阿絲敏也是多放心了幾分,只要能將這處營寨……
不,軍鎮,給保下來,怎麼都行。目的本身必須是第一位的。
而人丁、戰船配置起來之後,新建立的軍隊的訓練自然也隨之開始。
這一方面卻就沒有那麼困難。便如後世的總結那般,出塞的漢使都是最優秀的英傑之人,出海的自然也一樣,阿絲敏的部曲之中少不得便有許多禁軍出身的猛漢,而禁軍卸甲者識字的卻不多,能由杭州派遣出來的,又必是識字者,這就更為精銳。
訓練一群崑崙奴,難度雖不小,卻還真能辦得成。
不過……
這一切穩中向好的大局還是很快發生變故。就在板伽羅之議過去一個月,新的軍隊剛剛訓練的有點成色的檔口,阿絲敏的眼線已然,察覺出附近,又再次出現天竺人的形跡!
在阿絲敏的謀算之中,天竺人已經打過一仗,要再度組織一場進攻那就得重新調集糧草整理士氣。
這個過程阿絲敏只是依照地圖簡單一猜,就知少說也得兩個月——因為按天竺這鬆散的集權形態,打仗的糧草又得重新籌措,而“籌措”相比唐帝國的“調撥”那自然要慢得多。
但她萬萬沒想到,這幫天竺人籌措糧食居然這麼快……
而這其中的原因,卻就只有李盛明白,阿絲敏卻是無處去想的,因為天竺的農耕條件,要比神州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