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很簡單,或者說局面很簡單。話術這種東西……

要麼靠編,要麼靠辯。

編故事的路線,這名大唐貴人身邊這老頭不知什麼來路,但作為一個在高句麗就素來以口才著稱的人,楊萬春和對方交換幾句話,已經明白這老東西明顯也是個老司機,而且分明經驗比自己還豐富的多……

雖然也不知道這老傢伙面對這等高階嚴肅場面,都是兩國高層,這老傢伙怎麼能如此淡定自若的和自己拼編故事水平,哪來的這種經驗?……

但這也不重要了,橫豎結論就是編故事不好使。而大唐這貴人分明便是人家年輕一輩裡極為厲害的那種。

要是辯駁道理的話……這特孃的自己一個鮮卑人,怎麼可能辯的過這種真正的漢人精英?這事就……

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楊萬春此刻越發感覺到,此次高句麗的危機只怕是真的很嚴重。

片刻之後,楊萬春深吸一口氣……

心中暗暗也做了決斷。現在要再想靠話術,只怕也決計討不了什麼好處,只能先……

臉色一陣青一陣白的變幻一陣,楊萬春勉強笑道,

“呃,殿下……其實微臣過來朝見殿下,也只是來求和罷了。我高句麗雖不富裕,但國中還是有不少珍玩金銀,或可博大唐一笑……”

沒錯!

楊萬春一陣念頭急轉,情知這局面只怕難以用話術來搞定。

那麼想想,應該也就只能儘可能求和了!

而楊萬春也不是慫了才求和,心中還是真有一本賬在盤算。

首先高句麗要儘可能減少求和的成本……

畢竟誰也不是小孩子,都知道兩個軍事強國“和”是不可能長久的。

而目前高句麗在戰局之中,分明也沒有什麼優勢,無論他日是確實和了,還是假和真戰,先爭取一波時間,起碼也能讓後方的大王和淵蓋蘇文這貨能多做一些防務部署。

如果求和做的好,自己甚至還可能給高句麗創造防守反擊,甚至反攻中原的機會!

楊萬春可不是易於之輩!

不過他這樣語氣卑微的一說,心中本以為……

這唐國貴人,多半也會有唐國貴人的排場,這些唐國貴人素來喜歡玩什麼“仁厚”的把戲,這就給自己爭取時間的意圖提供了機會。

但他沒想到的是……

長樂呵呵一聲冷笑,“將軍竟要求和?本宮可是聽聞高句麗素來武德豐沛,民風彪悍無比……便是貴國國中的許多部落,也未必真就對貴國國君何等忠誠。現下貴國又要與我大唐求和,我大唐……卻要用什麼理由來相信閣下?”

長樂這話一出,原本腦海裡滿是盤算的楊萬春頓時心裡咯噔一聲。

我靠,求和都不行?

一咬牙,楊萬春乾脆道,“只要殿下應允暫且駐軍不動,我高句麗願將國中美女三千,上好羊皮一萬匹,深海大珠三十鬥為禮,國君一子為質!”

“還請上國憐我小邦國小民貧,與我高句麗一分太平!”

楊萬春這話已是咬緊了牙關,牙齦都漸漸滲出血跡了在說!

這已經是楊萬春作為方面大將能承諾的最多的東西,並且……

自己接收到的大王高建武的命令,也是按這個條件去求和——當然,最好是以儘可能低的成本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