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無論是恐唐症患者,還是盲目自信,其實都是一樣。反正後者一旦真見了刀兵鮮血,往往也就變成更厲害的恐唐症了。

這讓淵蓋蘇文不由懊惱,特孃的……這兩年高句麗富裕了不少,結果這一富裕,一眨眼風氣又壞了。

他搖了搖頭,眯著眼目光陰沉,“如此就看楊萬春能為我等爭取多少時間了……”

身前身後,蒼茫無人。總是這樣,找遍天下都找不到一個能指望之人,只能指望自己。

不過聽說這次唐軍帶頭的,乃是一個文秀的少年郎,比李盛還要年輕……

雖然唐國的少年才俊搞得淵蓋蘇文有些ptsd,不過想想大部分少年人怎麼可能都是李盛?因此……再想想,高句麗的處境或者其實也沒有那麼絕望。

還是有操作空間的。

淵蓋蘇文心中明確了這個念頭,目光漸漸也收斂沉靜,周遭諸將見狀都不由得放心了許多。

……

數日之後。

李績的大軍浩浩蕩蕩,自蒼茫遼闊的荒原西面開來。

與“北山郡王”所率二十萬大軍會和。

十萬加上二十萬,這就是三十萬大軍。

大唐昔年在貞觀之初,因為乍然間得了紅薯、土豆兩大祥瑞,這就使得整個大唐驟然之間富裕了許多。同時因為隋末的大戰人口折損嚴重,因此從李淵開始就在逐漸精兵簡政,而到了李二的時期,則趁著不少國公將軍都到了告老的年紀,又直接裁軍了不少。

這麼一來當時整個大唐的禁軍規模就縮小了許多,到了十來萬的數目。

對於當時的大唐來說,禁軍規模減少其實也沒有那麼嚴重和恐怖,因為南北朝這幾百年間,基本的基層組織單位就是塢堡和重甲騎士,換言之民間的武裝保有量不少,武德也十分豐沛。如果真的出現外敵,其實也能快速的動員這些預備役。

但大唐畢竟是大唐,武德豐沛不是開玩笑的。

當時是急著快速補經濟,可隨著時間一長……禁軍力量規模當然還是得提上來。到得近年來,大唐的禁軍再度回到了當初的數量規模,威凌天下。

三十萬大軍合兵,這場面只是遠遠看著,都叫人興奮無比。

而李績也終於同李盛,李孝恭等人相見。

不同於李孝恭、長孫無忌這兩人因為種種原因和李盛相交不篤,李績雖然也和李盛交集不多,但是!

當年李盛滅突厥,李績也是出過力的,而且是作為先鋒行動,因此他對李盛的認識要比一般人深刻許多許多。

見面的一刻李績便大笑起來,“聖鄉侯別來無恙!哈哈哈哈哈!”

“李績參見聖帥!”

李盛正在凝神望著大軍行動……不對,其實是百無聊賴的望著李孝恭,調遣大軍對接十萬新來的,被李績這老貨一嗓門過來,差點沒從戰馬上摔下來。

……李盛也是有些感慨,沒想動還真能認識這麼多名震千古的帶明星。不過相處起來,這幫大老粗……其實也沒有那麼玄乎,就是大老粗而已。

而很快兩軍也順利合併,這對禁軍來說並不是什麼大工程,平日裡的條令演習早都相當熟練了,紮營也沒費多少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