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因為距離太遠,高句麗也沒有條件真給什麼好處,於是也只能由著這些部族陽奉陰違。

但如今……

高句麗眨眼之間變得富裕無比。

這魔法一般的變化頓時就顯露出威力來!

原本都是些刺頭一樣的各路部族,現在紛紛倒戈來投,別說是送質子了,有不少直接把全家帶血親的都送到了高句麗境內。

這個道理高建武很快也就發現了,這些刺頭部族都有比較厲害的頭人,而這些人往往意志力非常強大,最擅長在極為艱苦的環境中殺出一條生路,都是草原上的猛男。

但相應的,要掌握這些人,也就難度很高。

而高句麗富裕了起來,這事就不一樣了,這些人能對嚴寒、饑荒和強敵咬牙作戰,但面對溫暖富足的生活前景那就是毫無抵抗力了。

就這兩年的功夫,高建武自己也算是勵精圖治,再加上還有淵蓋蘇文、楊萬春這等名臣在國中相助,漸漸的人口回升,不但逐步恢復到了原來和唐國大戰之前的水平,甚至還額外大幅增加!

蒸蒸日上的國情漸漸的終於也讓高建武有了信心。

特孃的,唐國了不起?我高句麗也是……

這種心情直到三天前情報送達的一刻為止。

見到情報的一刻……

高建武瞬間明白了。

自己心中,並沒有真正的底氣,去面對一個那樣的對手。

太強大了,自己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做。

這兩年高句麗的國力大幅增長,但……真正看到“二十萬”和“三十萬”這兩個數字的一刻,高建武才明白自己真是想多了。

這不是說具體的什麼念頭是想多了,而是他發現,自己腦海裡完全是一片空白。

如果說那情報是一道唐國科舉的題目,那麼……

自己該如何下筆,不,該如何拿筆,自己心中都是完全徹底的一片空白……

但再怎麼緊張,也是無用。

高建武雖不是什麼英明神武的雄主,甚至國中名臣淵蓋蘇文還是百姓心中的英雄,隱隱與自己這個國君互別苗頭。要不是和唐國兩次交手,一次海上一次陸上都慘遭失敗,這會高建武估計自己正常睡覺都做不到了。

最終,他還是將身邊的心腹大臣都召集了起來,來到這玄菟城商討大事如何解決。

“你們……可有什麼想法?”

“唐軍已到玄菟城外,我等隨時有……”

高建武想說有性命之憂,你們還不趕緊動動腦子?但想想自己是國君,也是最高統帥,不能這麼說話,只得把詞都硬生生憋了回去。

不過接著,高建武掃視了眾人一圈,卻也沒打算偃旗息鼓停止討論散會,畢竟唐軍屯兵二十萬於前,據說還有十萬大軍從西側過來。

這情況擺在眼前,不解決可不行!

不過他目光掃視一圈……眾大將卻無人開口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