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直接沒有解釋長樂怎麼居然會跟著大軍出來的問題,但是很快……

長孫無忌,李孝恭,經歷了許多政治變遷,又對宮中的氣氛何等敏感?這眼光之毒辣可不是鬧著玩的,因此很快就明白。

這還能是為啥,明顯就是陛下在投石問路!

所謂“投石問路”,是一個成語。是說人走夜路心裡不安,怕前面林子裡突然竄出虎豹狼蟲咬傷人,於是便從地上撿塊石頭扔出去,看看有沒有什麼反應。

而在眼下……

這塊石頭,當然也就是長樂公主了。

毫無疑問,李二這就是要看看情況,就是說啥呢?

如果自己作為陛下,突然冒出個許久不見的孩兒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不,李二自己的體驗不重要,他也已經體驗過了,關鍵是別人的體驗。

恰飯吃瓜的百姓,滿朝的文官武臣,高談闊論的清流公知,默默讀書看天下的寒門士子……重點是這些人的反應,其中朝中的穩定尤其要緊。

李二此舉不是為了給李盛探路,還能是為啥……

此番為了掩人耳目裝的像一點,長樂公主還專門服了湯藥變化了嗓音,讓長孫無忌覺得有點心疼,這畢竟也是自己的外甥女……不過既然是為了哥哥的安危,大家付出點也就付出點了。比起這個,長孫無忌更在意的是李盛。

因為他是知道,李盛是跟長樂認識的,甚至長樂還拜了李盛為師。

這就非常讓人緊張了,雖然長樂作為一名小姑娘,又是出身皇家條件優渥,化妝技術十分了得。

不過畢竟是認識的人,萬一李盛覺得眼熟猜出點什麼,那誰知道會不會繼續猜測出更多的情報?到時候那一個不留神就亂套了。

而這還是出征之路,要是在前線出現政治亂套,大軍不知所措,這事可就大了。

不過很快長孫無忌就知道自己想多了,因為他發現殿下……

呃,當初是跟陛下說過,日後若有功名,在獲得功名之後,就要效法范蠡——這貨也是後世許多大臣武將的自保方法,效法范蠡去搞錢搞美女,以此來給皇帝安全感。

當然,有不少都是裝的。

而長孫無忌則知道,李盛這小子不是裝的,他是真的嚮往范蠡的生活……

而這一點最開始也沒有什麼,性格這種東西……但凡是個人,誰還能沒點性格了。

但此刻,李盛的性格就發揮起了良好作用。

和“北山郡王”相遇之後,也就多看了兩眼……這兩眼屬實讓長孫無忌捏了把汗,暗罵大舅哥這事幹的屬實有點犯病。不過隨後,李盛也就自顧自的趕路幹活去了,除了行禮,並不與這前來監軍的北山郡王互動之類,也是讓長孫無忌狠狠的鬆了口氣。

好的一點是……

這行軍途中,雖然多出了一個來路奇怪的北山郡王,但一路上眾將校倒也沒怎麼在意。說到底對於一般將校而言,要緊的還是怎麼打勝仗,多立點戰功回頭好置辦宅子娶渾家,至於這打頭的統帥團隊如何?只要最高統帥本人是信得過的,其他人只要不添亂,那也不關大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