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這樣去看的話,事情就相當恐怖了,也就是說……羅馬人,將對這片堅守的軍鎮再次進行合圍。

而到了這個時候還要再度合圍,那麼秦瓊思來想去,也就只有一種可能性……首先,他們也是勞師遠征,不可能再派一支規模相當的軍團再從阿非利加大地上過來。

陸地方向而來的攻勢基本上可以直接排除,畢竟羅馬人的軍隊也不是神仙組成,遠距離行軍進攻成本也是極高的。

孫子兵法曾言“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軍”這話可不是鬧著玩的,都是血的教訓。百里的距離尚且讓孫武子記憶深刻,何況是羅馬國境到阿非利加南部……走陸路的機率極低。

但相應的,走海路的可能性……就一定不會低。

而秦瓊也能想到,如果羅馬人走海路來進行合圍,那麼……

目前停靠在港灣中的船隻……

有兩種可能性是或許會發生的。

其一,便是再度遭遇羅馬人的奇襲,再度被縱火嚴重的破壞。

這個可能性並不低,但秦瓊本能的覺得也不會很高。

因為之前羅馬人已經來過一次,焚燒了半數的海船——還是那句話,古代的海船極度弱火,哪怕它們一直待在全是水的地方,但木船就是木船,天生就是個大燃料塊——成效斐然。

但是,已經被及時的阻止……

老實說,秦瓊並不責備女兒考慮不周,因為第一天帶船隊抵達,人都會下意識的加強後路方面的防衛,但這種加強往往處於本能而非仔細周全的思考,這就給了敵人預判的可能性,捫心自問,秦瓊感覺換做自己,也未必就不會翻這一回車。

但對方已經抽冷子幹成了一次這件事,現在要再行動……

不是說就無法成功,但難度、成功率、價效比,卻就要低得多!

並且最關鍵的是,再縱一次火,也就再毀滅一次船。這麼做看起來是斷絕大唐禁軍的後路,但大唐的背後是強大的禁軍,而禁軍的背後……可也是強大的唐帝國。

燒掉幾條船,可不等於就斷了禁軍的後路!

有生力量都還活著,那麼羅馬人的禁軍這作戰之功就顯然要大打折扣。

那麼真正最可能的可能性就是第二種。

羅馬不再嘗試縱火毀船來斷絕唐軍後路,而是直接走海路派遣大量的戰船,正面與大唐這次的來的海船交戰,拿下海船,並且接著就直接配合岸上的軍團,合圍自己這處營寨!

這個可能性在秦瓊看來就要高得多。

當然,大唐的禁軍最強的當然是陸軍……實際上神州每朝每代最強的軍力都是陸軍。但最近幾年享譽最盛的,卻是海軍。如果是對付一般的敵人,這個可能性也不高,因為要正面消滅這處營寨的海上力量還要接著配合陸軍合圍,太膨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