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李盛本人,不管咋說,那也是後世受正規教育訓練出來的理工科人才,即便談不上什麼大牛,但功底起碼可以說得上紮實。

而現在,李盛搞個蒸汽機,搞個內燃機,雖然說是搞出來了吧……

但這能量效率,反正……要讓李盛穿越回去,他是不敢給導師看——不,甚至不敢給同學們看見,那能量效率……丟老人了。

而想要再提升一下,改進一下,卻是困難重重……

這第一,首先當然是因為李盛在後世搞機械設計,都是用的電腦和軟體,諸如matlab等等。但現在……

嗯,好電腦不如爛筆頭!李盛也只能這麼安慰自己了……

而且設計一種機械,弄出原型機很簡單——當然對於歷史上的先哲們不簡單,但自己復原出來並不難。

但要進一步提升,那就費事了——想想蘋果公司每年釋出會對手機新特性的介紹……

工作量的增加有時候乾脆就是指數增加,那叫一個誇張。

當然,這些也不是決定性的因素,畢竟……李盛現在地位越來越高,多少也能幹點沒羞沒臊的學閥行為,從城西書院或者靈州學院裡拉學術壯丁給自己打白工。

一些不是很緊要的,不那麼艱深複雜,但工作量又不小的部分,李盛就直接交給這幫古人去搞。

而至於後續的許多事務,比如造出來實驗試車這也可以交給魏紫鈺她們去弄,反正自己只要負責最難的部分就行。

問題就在於,現在李盛能用的“素材”,太少了。

沒錯,機械設計許多時候跟拍電影寫文章沒什麼區別,也都是需要素材的。就好比設計一支步槍,你還能跳過原有的所有設計,弄一種純粹的新設計出來?扳機你得用吧。

那416步槍再漂亮再好用,它也不可能不用槍機撞針扳機手柄這些東西,這些就是素材。

但現在李盛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本該有的“槍機”、“撞針”、“扳機”、“手柄”這些玩意,不齊全!

在後世一切都簡單,只要你設計能力牛逼,在我大神州這個製造業聖殿裡,什麼“素材”你都能從供應鏈裡找到。

但在這偉大的唐帝國那就不同了……

首先一大問題,就是李盛沒有橡膠用……

這就很難頂,畢竟橡膠可是關鍵的密封用品,而蒸汽機這種東西想想就知道對密封性的依賴程度有多大。

而除了這個別的也還有,比如李盛現在想設計一款自動步槍。

這玩意看起來也是純機械的東西,乍一看好像在古代也能復造出來……但實際上卻不可能,首先一個問題是加工精度,後世突擊步槍的加工精密程度都是超過各種大牌子名錶的——看價格就能知道這一點。

而除了這些,最關鍵的問題是,李盛手裡沒有彈簧。

沒有彈簧,就做不了槍機!

連彈簧都沒有,自動步槍的“自動”兩個字要怎麼實現?……想想就知道不可能了。

而現在,李盛在設計的時候,就只能盡力用各種替代性的設計來滿足需求。

比如用鋼片作為簧片來代替彈簧。

但這樣弄,首先,設計工作上……茫茫多的地方,就直接和李盛當年讀的教材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