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雞儆猴,是民間的俗語。而這俗語並不是憑空誕生的,便如民間所說的“龍”和“麒麟”並非指代某種野生動物,而是特殊的一類人。

而殺雞儆猴的文史哲版本說法,就是明正典刑,是“五帝定倫”這回事的過程中必然要發生的環節之一,

總之……皇帝要殺雞儆猴,那就等於是事關法理大統,這要是能攔得住那就有鬼了。

所以很快,王景等人就明白了,這下完蛋了,兒孫們是非得出去不可了。

不過……既然明確了這一點,那事情卻也就好辦。

反正……嘿嘿。

因為種種原因,主要還是王景等人他們也是大海商,在海外自然也有不少的勢力勾連,與一般人就截然不同。

畢竟話又說回來,王景等人也不是白混的。

既然非得弄到海外去,那就弄,反正……

咱既然外面有人,到時候咱再去把人弄回來不就完事了?嘿嘿……

因此最後王景等人倒也沒慌,這不,五姓七望的底氣這就顯露出來了。

不過在這之後,王景也感覺到了不對勁起來。

……

目前李二的政令是剛剛發出,王景等人自然是早早就準備佈局,準備將自家的兒孫都接回來——反正現在孩兒們已經學到了學院裡的東西,即便是沒學的多周全,但起碼應該是入門了,應該算是多少有點門路了——而這樣也就夠了,王景等人考慮的計劃並不是虛空樓閣,容錯率還是很高的。

只要兒孫們知道那些什麼工廠機器之類的東西是怎麼一回事,大概是怎麼運作的,就足夠,因為……只要知道運作方式,那起碼可以管理手底下的聘來的各路智謀只士了。

但隨著這些五姓七望門下的紈絝兒孫們出海,王景等人悄然派人與這些兒孫們接觸,卻發現這些兒孫輩都是一副鬱鬱寡歡的樣。

而這就讓王景等人看不懂了。

這幫孩子自打李二搞出科舉這個大么蛾子以來就一直是悶悶不樂,幾乎都是茶飯不思——其中蕭瑀的長子蕭銳就是典型。

當然,蕭銳是被打斷腿這自閉程度自然非比尋常,代表性太強等於沒有代表性。但一般的,五姓七望出身的,“子弟”這個群體,其實也都差不多——這個原因王景等人是清楚的,那無非便是一件事:仕途從此艱難了。

畢竟寒門之家出身的小夥子小老弟們太多了。

但好在到了各處書院之後,這幫子弟們卻也發現……應該說是明白了家中長輩的苦心,因為學院依舊是稀少的。

只要來日能學得李盛的絕技,那守住祖宗財富乃至有所增長都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很快……

眾子弟們又發現這李盛的東西也不好學,什麼導數之類太過艱深太難學了,再加上後面的什麼中值定理之類, 簡直是要了老命了。

這麼坑爹那自然便是無人肯學,只能說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

不過想想這學院生員的位置也算稀少,來日還能有些優勢不是?學院裡的東西雖然不知為何外邊的什麼匠役也都似乎掌握了一些,還有想入學院進學的,但……

想想這幫人慾入學院而不得的好笑模樣,諸子弟就忍俊不禁,心態倒也平靜下來。可隨後……

隨後,這變故又生了出來。